王川:《走近鎮江城市壁畫與浮雕》
摘要:12月24日下午三點,四十多位鎮江周刊的讀者雅集于江南岸·樵谷山房,當天,鎮江日報與江蘇筑和地產聯合打造的文化沙龍活動第十二期在這里舉行。
| ||
| ||
| ||
| ||
| ||
| ||
| ||
本報記者?笪?偉
12月24日下午三點,四十多位鎮江周刊的讀者雅集于江南岸·樵谷山房,當天,鎮江日報與江蘇筑和地產聯合打造的文化沙龍活動第十二期在這里舉行。
主講者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原市文聯副主席、原市作協主席、原鎮江市政府專家組專家、《建筑與文化》雜志編委王川先生。他為大家帶來了兩個多小時的《走近鎮江城市壁畫與浮雕》。
當天屋外寒風凜冽,“野樵”書房內暖意融融。王川先生縱論近代鎮江城市壁畫與浮雕,引經據典,博古論今;六十余幅壁畫與浮雕的照片一一在大屏幕上出現,王川先生侃侃道來,生動有趣。仿佛有雙巨手打開時光隧道,帶領現場的讀者回到了數十年前的鎮江。
這是二十幾年前大市口華聯商廈櫥窗上的一排玻璃,上面畫著34位時尚的美女,青春的你,是否曾經在這里駐足?
這是老南門汽車站候車室里的《江天一覽》壁畫,當年提著行囊的你,是否從這幅壁畫下走過?
這是曾經出現在金山寺白龍洞前的浮雕《白蛇傳》,當年與家人、朋友、同學一起游覽金山公園的你,是否也被浮雕上精美的人物造型深深吸引?
……
大家頻頻點頭,一些上了年紀的讀者更是感慨連連。
1
縱論鎮江城市壁畫
王川先生向大家介紹,1991年,鎮江市政府復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芙蓉樓,自己受邀以王昌齡的詩意為題創作了七幅巨型壁畫,布滿了整整一座名樓?!败饺貥鞘翘拼娙送醪g送辛漸的地方,他在這里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壺’的千古名句。復建后的芙蓉樓位于風光旖旎的湖邊景區,是一座仿唐式的建筑。我為全樓設計的七幅壁畫就是圍繞這王昌齡兩首詩的詩意和芙蓉樓的歷史內涵而畫的。把書法和繪畫結合起來,用漆畫和唐三彩壁畫的材料來做,再現唐代氣氛的同時,也展現了芙蓉樓的歷史沿革?!?/p>
“在六朝時,有許多的文人雅士在鎮江的南山隱居,留下了很多歷代名著。我根據梁朝昭明太子蕭統的詩意,提取六朝繪畫中的元素為那里設計了幾幅壁畫,它們與鎮江南山保留著的中古時期幽靜安謐的環境相吻合,能讓人感覺到被儲藏在深山里的古典氣氛?!?/p>
1998年,王川應高僧茗山之邀,為焦山萬佛塔設計了全堂壁畫?!案?2米的萬佛塔塔身上飾滿了用高溫陶板燒制的佛教壁畫,每一層的尺寸都不相同,都隨著塔體的變化而有所差異。畫這些畫不僅需要大量的體力,而且需要深博的佛教文化知識。尤其是深埋于塔底的地宮,工程更是浩大,里面有八根碧玉柱子,每一面上都雕琢有佛像浮雕。周圍八個墻面上布滿了題為《萬方禮佛圖》的壁畫,我將佛教從產生到傳播的歷史概況畫成形象的畫面,再燒成高溫陶板磚貼飾在墻上,使之成為文物級的作品而與寶塔共存。這一浩大的工程,總共有530多個人物,650平方米的面積,花了我整整兩年的時間。”
在金山寺的白龍洞前,有一幅以《白蛇傳》故事為題材的壁畫,這幅面積達80平方米的大型壁畫,王川先生嘗試用山東萊州產的彩色石料進行雕刻,既有凹凸感,又具有豐富的色彩感。他向讀者介紹,“傳統的浮雕都是由單色的石料雕刻而成,往往色彩單調不足。工匠們為了彌補這一不足,都是采用在石料上敷彩的方法,但經過歷史的淘洗后,色彩大多會斑駁脫落,不免令人遺憾。在設計此壁畫期間,我曾率團訪問埃及和土耳其,特意考察了古埃及的那些浮雕和壁畫。”古埃及有一種凹壁畫引起了他的注意,這種方法不同于傳統的將圖形層層相疊加,而是在平面的石料上將圖形陰刻下去,使之產生凹陷的明暗關系?!盎貒?,我對這種方法加以改進和更新,將凹壁畫的陰刻法和凸壁畫的陽刻法刻出主體的故事畫面,使之形成了四個層次。經過這樣一處理,豐富了壁畫的形式,也簡便了打制的技巧?!薄栋咨邆鳌吩@中國首屆壁畫藝術大展佳作獎(二等獎),是鎮江迄今為止最高壁畫獎。
在設計華聯商廈沿街櫥窗上《摩登世界》壁畫時,“考慮到與商廈的現代化風格相協調,我選用了造價低廉的鍍膜鏡面玻璃加彩繪的辦法來做,它的造價非常便宜,但效果流光溢彩,五色繽紛,具有現代感。展示了身著各款時裝的世界名模。”王川先生說,“這34張圖片造型,全是根據國際名模畫的?!?
設計浮雕作品
“強吳雄風”的故事
王川先生說,壁畫是自己的藝術之夢,在過去的這二十年里,自己一直在“面壁”。多年來,自己一直從事環境文化和環境藝術的研究,擔任過全市的許多重點工程的咨詢、審議和設計工作。從1983年開始,自己開始進行壁畫藝術的創作,至今已經為各種堂、館、酒店、銀行、園林、影劇院等場地創作設計了數十鋪大型壁畫,總面積6500平方米。
如果說壁畫是二維的藝術,由壁畫到浮雕,再由浮雕到雕塑,王川先生就這樣不由自主地從二維進入了三維的空間。他說:“城市是三維的空間,它對于浮雕和雕塑的要求要高得多。我第一次雕塑是為鎮江博物館設計一組大型群雕。鎮江博物館的環境相當復雜,要求也相當苛刻。它原是一百多年前建的英國領事館,東印度風格的建筑物,具有異國風情,但博物館本身的功能又要求這組雕塑要能展示當地三千年的歷史文化內涵。博物館倚山而建,地勢層層向上,這要求這組雕塑不僅上下左右可看,還要能從上俯視和從下仰視。我設計的‘強吳雄風’就參照了商代玉人和西周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用磨光的綠色花崗巖來仿青銅效果,再加上噴泉和LED燈光,完成了這組最具挑戰性的設計,使它既具有歷史文化感又具有現代感,既是古典的又是西洋的,能與背景的建筑相協調,凸現在建筑物和山體前,成為博物館的一件地標?!?
讀者感慨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時,已是華燈初上,不少讀者意猶未盡,圍著王川先生提問或請求合影留念,王川先生都一一答應。
讀者“Alfred8”說:“王川先生用自己的筆抒情自己的畫,用自己的畫抒情自己的文學浪漫主義,這一切都淋漓盡致于鎮江城市的各大壁畫浮雕作品中?!?/p>
讀者“PT505”說:“王川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形象生動的圖片,將鎮江城市壁畫與浮雕娓娓道來,我們覺得非常過癮,學了許多關于家鄉的知識?!?/p>
讀者“仁豆”說:“受益匪淺,不虛此行。這是鎮江人文歷史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普及活動?!保〝z影?毛小平?笪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