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巴黎看古跡
摘要:據說,法國國慶日的閱兵儀式稍嫌乏味,夜里的煙火晚會倒是璀璨浪漫。
| ||
| ||
| ||
| ||
□?王東梅
到達巴黎時碰上了法國國慶日。據說,法國國慶日的閱兵儀式稍嫌乏味,夜里的煙火晚會倒是璀璨浪漫。我們對閱兵儀式提不起興致,不想被困在人潮里、成為扒手下手的目標,避開了香榭麗街,攜手并肩在西岱島上走走瞧瞧。
圣禮拜教堂的花窗玻璃
圣禮拜教堂是我們在西岱島上的第一站。?
這座哥德式禮拜堂,是當年國王建來保存耶穌受難圣物之地,大約建成于1242年至1248年間。其中,耶穌受難時所戴的荊冠、圣十字架碎片等寶物,購得價格就比修建教堂的費用來得高。?
圣禮拜教堂完全由彩色玻璃和框架組成的室內景象,震撼著我們!絢麗神秘的花窗玻璃,述說著耶穌的宗教故事。?
欣賞著泄入的天光,經彩嵌玻璃窗一篩,成了漂亮繽紛的光束、神圣美麗的宗教畫。我們嘆為觀止,盤桓不愿離去……
唯一看不到鐵塔的地方
巴黎艾菲爾鐵塔是聞名世界的城市坐標。?
在我的審美中,艾菲爾鐵塔是個魁梧的鐵塔,稱不上美。我一直感到好奇,它怎么成了巴黎最受歡迎的景點。搜查旅游資料時,得知當年艾菲爾鐵塔的興建,確曾引起一百多位作家、建筑師及藝術家聯名上書反對,認為它給巴黎投下丑陋的影子,破壞巴黎高雅的氣質。?
盡管如此,艾菲爾鐵塔建成后,還是成了法國吸引觀光客的關鍵。即便當年在抗議書中強力反對鐵塔建造的作家莫泊桑,后來也成了鐵塔餐廳的常客。當人們質疑他的立場時,他回應道:“因為這里是全巴黎唯一看不到艾菲爾鐵塔的地方”,聽聞不禁叫人啞然失笑。?
來到巴黎,我倒樂于親睹艾菲爾鐵塔的面貌,嘗試領略它的魅力。我失敗了。遠看,它跟一般電信塔沒有兩樣;近看,結構復雜的“電信塔”蠻壯觀的,但對我而言,與它享有的聲譽始終有些出入。?
據說,艾菲爾鐵塔入夜后,會亮起絢麗的燈,這一帶的夜景也將浪漫起來??上О屠柚伟膊?,為了避免淪為扒手下手的目標,我們趕在夜幕低垂以前回到酒店,無法分享巴黎的夜色。
斷頭臺前廳走兩回?
巴黎古監獄是大型建筑群司法宮的一部分。這里曾經是中世紀法國國王的王宮,1391年改為監獄。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古監獄享有“斷頭臺前廳”的國際聲譽,曾經把多名囚犯(和受害者)送上斷頭臺!?
參觀巴黎古監獄時,發生了一件趣事。盡管1914年起,古監獄已作為國家歷史遺跡向公眾開放,行走其間,理應還是會被歷史的沉重感震著,我在古監獄院子看見為國慶而編成隊列的空軍飛機,一臺臺從碧空飛鳴而過,伴隨著古監獄外傳來的歡呼聲,無可名狀地便感到眉飛色舞,直到離開才發現,自己忽略了體會古監獄各個角落的真正的感受。?
走了一圈,又回到監獄入口,想通過單向路回返院子。看守員一臉困惑,以英語問道,你看起來很喜歡這里?來了兩回哦!我尷尬笑對,一時難以盡訴。?
造訪悲涼的古監獄,更多是讓人感慨。
巴黎圣母院教堂
巴黎圣母院教堂是雨果小說《鐘樓怪人》的場景,不少游人都被他的筆鋒引路而來。莊嚴神圣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尖頂直矗云天。這里常年都免費入門。我們抵達圣母院廣場時,排隊參觀的游人不少,也不感到意外。幸好人群流動的速度還算快。?
始建于1162年的圣母院教堂,進入13世紀才完成,前后共歷時一百多年。進入教堂,祭壇、回廊、墻壁、窗飾、懺悔室等,精美的雕飾與雕像一一待我們用眼睛記錄下來。?
圣母院教堂的建筑呈其獨特之美,可惜中世紀的花窗玻璃在18世紀中期已遭教會拆除,改為面積較大,但圖樣欠缺復雜華麗感的透明玻璃,只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的玫瑰窗部分仍保留原來的設計,讓人深深著迷。
環法自行車大賽的終點
從巴黎鐵塔去香榭麗街,有一段相當長的步行距離。香榭麗街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起始于協和廣場,延伸1915米,直到戴高樂廣場。提起香榭麗街,人們往往聯想起時尚與潮流。其實它也是傳統上,環法自行車大賽最后一個賽段的終點。?
我們走呀走的,來到戴高樂廣場。只見屹立于廣場中心的凱旋門,氣勢不如想象中磅礴。但巴黎十二條大街都以它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是它的驕傲。
但是,游走多日,已不打算參觀凱旋門的歷史博物館,買了可麗餅(crepes),坐在街道旁的凳子上,邊用餐,邊觀看游人擺各種姿勢,周旋在凱旋門附近與它合照。人來人去,唯獨佇立廣場中央的凱旋門,見證一代又一代的歷史。
責任編輯: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