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翠蔓迎春花
摘要:早上開車,偶見汽車玻璃上有一層霜花。草還沒有綠,樹還沒發芽。
| □ 李 軍 |

早上開車,偶見汽車玻璃上有一層霜花。草還沒有綠,樹還沒發芽。但是陽光燦爛。去除玻璃上的水汽后,明晃晃的陽光忽然就彌漫在車里,溫暖將我包裹。這時候,右邊車窗有亮麗的黃色疏影離離,我知道,春天就要從迎春花黃的萌芽開始了。
周六出門,走到大門口,發現水池邊的迎春枝條也已然蘇醒,跟垂柳的依依婀娜不同,迎春枝條帶了硬朗的倔強,萌芽的花骨朵是一抹曙紅,枝頭跳躍的碎碎黃色就是綻放的迎春花,看見這些亮黃色,心里便有絲絲暖意。等溫度上升,迎春花會從羞澀初開幾朵到成百上千朵,繁茂迎春花開的時候枝葉婆娑,氣勢磅礴,尤其是在陽光艷麗的冬末初春,面對一大片亮晃晃的金色,我們的心情也會跟著輕盈而明媚起來。
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山茶花并稱為“雪中四友”,是我國古已有之的傳統花卉。歐洲的迎春花就是十九世紀從中國傳過去的,并深得有漫長寒冷冬天歐洲人的喜歡。迎春花也是我們小時候庭院門口最常見的花。摘一枝迎春花,家人圖口彩就說抱一根“金條”,不過我們常采一大捧回家,那得多少金條?把迎春花插滿家里的玻璃酒瓶,明亮的黃色很快就照亮了灰暗的矮房子,把家里也打扮得跟玉鑲金般喜氣,跟過年的時節非常契合。宋朝文學家劉敞有《迎春花》詩:“秾李繁桃刮眼明,東風先入九重城。黃花翠蔓無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花隨人事,沒迎春的院子感覺不成春,丹徒新城房子造園的時候,我說直接花市買一棵,比扦插方便快捷。老公出身農村,對花農菜農有像對父母般的莫名親切,跟他們買東西要價五元他會說不行,給八元吧。這次很奇怪,他怎么也不肯買。后來才知道,他想在老家挖一棵過來。公婆先后去世,辛豐偌大的院落,唯有他們種的迎春,枝繁葉茂一年比一年葳蕤。我后來挖了棵種在水池邊,每年我的小院,總是迎春最早帶來春的消息。看見這棵迎春,也許老公就會想起他長大的小村和小伙伴了吧。
因迎春的高格品性,女孩也多用迎春的名。最有名氣的是大觀園里的賈迎春,可惜她老實無能,最后所托非人,死于家暴。多年前還看過一部電視劇《迎春花》,膠東半島殘酷的敵特斗爭,最后春回大地,美麗的迎春花開遍了原野。而身邊葉迎春、巫迎春也多不勝數,可見迎春在普通百姓心中的分量。迎春花的花語是“相愛到永遠”,這讓人有點突兀,也許是在春寒料峭依然迎雪綻放?
每個周末,我們喜歡跑全城的綠地、公園,也算踏青。有植物的地方一般都種有迎春。迎春總是氣定神閑在某個地方靜靜開放,在初春的寒冷里不動聲色。偶爾望去,一片熱鬧的黃和低調的綠,在春寒的空氣里,有似曾相識的熟悉。這個城市真好,這個城市的花草更好,總給我們帶來煙火里淺淺的幸福。
責任編輯: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