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氣縈芬芳 翰墨展才情
——記著名書法家、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石瑞芳
|
||
|
||
|
||
|
||
|
||
|
□ 張春華
石瑞芳 天津武清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陜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西安市文聯副主席、西安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作品多次在各類書法比賽中入展并獲獎,曾榮獲“陜西省十杰青年書法家”、“三秦文化優秀女性”等稱號。出版有《石瑞芳詩詞選》《石瑞芳書法作品集》等著作。
作為鎮江人,多年來我一直對書壇、畫界頗為關注,尤其是對鎮江的書畫家,以及曾經在這里生活、工作過的書畫名家,更是有著一種由來已久的崇敬與親和,石瑞芳便是其中一位。
品賞石瑞芳的書法作品,筆性好、路子正,無論是楷書、行書、隸書,還是篆書、章草,皆有源有宗,這無疑與她父親,書法大家石憲章先生的影響分不開。然而有意思的是,身為石憲章之女,石瑞芳與書法的最初結緣,卻不是因為父親,而是一次奇妙的鎮江之旅。
在石瑞芳5歲時的一個隆冬,她被送到鎮江的外婆家,由于長期不見父母,石瑞芳心中頗為悵然,每每想到遠在西安的家,就流出眼淚。一次她舅舅告訴她,焦山有一只白鶴,騎上可以飛回西安的家,于是石瑞芳興沖沖地跟著舅舅來到焦山島,看到了“落筆超逸,神采脫俗” 的“大字之祖”《瘞鶴銘》碑。舅舅對她說,如果能把碑上的字寫得一模一樣,就可以騎著白鶴回家了,信以為真的石瑞芳,便認認真真地用手指臨摹碑上的字,久久不愿離開。
雖然,期待已久的白鶴并沒有從天而降,但石瑞芳卻從此迷上了書法。回到西安上學后,石瑞芳在父親的悉心培育下,走上了從與父親“如影隨形”到最終形成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書藝之路。
最初石瑞芳只是伴在父親左右專注地觀察父親如何運筆書寫,后來在父親的指導下,她每天用舊報紙臨寫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以及一些明清草書。后來隨著她不斷入選、獲獎于省及全國展,特別是1993年“石氏父女大型書法展覽”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后,她清楚地認識到,如此長期下去,將難以精進。
于是,為形成自己的書藝風貌,石瑞芳從傳統中尋找養分,在經典中尋求變化。她先后在篆籀、漢隸、章草、魏碑、唐楷上吸收不同滋養,特別是對“二王”、 米芾、《瘞鶴銘》《張玄墓志》等用功尤勤。不僅如此,她還讀老、莊、經、史,文史哲學皆有所窺,也有所悟。擅長作詩詞、楹聯的她,常以一個女書法家的真誠和細膩對書法進行評判論述。如“終角喜聞黑花香,斜攀父輩描二王。而今識卻個中趣,書外精神涵詠長”。又如“研顏習米過中年,鎮日勞心幾曾閑。秋幕曾經五原過,留得新墨請君看”。無不給人一種別出機杼的審美情思。
身為名門之后,石瑞芳很早就結交了鐘明善、雷珍民、趙振川等眾多書畫界大咖。這些人給她的常人難以企及的言傳身教之惠,進一步拓寬了石瑞芳的學識、境界與情懷,并使她的綜合素質、修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石瑞芳不僅工詩詞、楹聯,還有很強的文學表達力,她的書法作品彰顯出了她這方面的才華,也使得她與一般的書法家拉開了距離,石瑞芳相信,書法家應是一位“胸藏萬卷的學者”。
縱觀石瑞芳書法作品,真、行、草、隸、篆諸體紛呈。時而有江南小橋流水的女性婉約,時而又有西北男子豪放氣質的意境之美。尤其是小楷,結體工穩,率意天真,用筆擒放自如,意境安詳,給人以悠閑愉悅之享受。而她的行書,則展示她的另一面,用筆精到,點畫遒勁,時而呈陽剛之美,時而有濃濃的書卷味。
除了擅長楷行外,石瑞芳的草書運筆既沉穩又灑脫,墨色枯潤相間,粗獷而不野蠻,給人以清秀典雅之印象,特別是其筆下的章草作品,結體靈動,用筆遒勁拙樸,點畫厚重、渾樸,給人以簡約之中見博大,蒼茫之中顯悠遠之感。石瑞芳的篆書,線條剛勁圓潤,韻味別具,給人以空靈清秀,平淡天真之味。她的隸書,書體法度嚴謹,古樸雋秀,用筆方中有圓,給人以優雅安詳的藝術享受。
石瑞芳很在乎線條的承載量與情感所帶來的節奏和韻味,她筆下的線條峻拔清利,雄逸似飛,瀟灑自如,氣韻酣足,奇崛而又平易,跌宕而又和諧,于驚驕縱橫、飄逸爛漫中隱逸出一種力的沖擊和情的感染,讓人從靜態的字中,感受到活躍的生命動態,在勁健樸茂、端莊典雅的基礎上,兼有拙中寓巧,雄里藏秀之妙,實乃“美婦書藝,將軍風范”。
和所有認識石瑞芳的人一樣,我既敬佩于她的藝術成就,更為她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擔當精神而點贊。
作為專職書法家,石瑞芳先后出版了《中國書法章法大觀》《陜西省書法考級教材》以及《學書瑣談》《談草書十二意》等,將自己的創作經驗和學術思想給讀者以學習、借鑒。
“努力做人民群眾喜愛的藝術家”是石瑞芳作為西安書壇領軍人物的肺腑之言。多年來,她熱心公益事業,無論是扶貧濟困,還是抗震救災,無論是送文化下鄉,還是書法進校園,總能看到她揮毫潑墨、奉獻愛心的身影。不僅如此,石瑞芳還和西安市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們先后近百次深入農村、社區、學校、軍營、工廠,送文化下鄉。據了解,單是近5年來,石瑞芳共為基層群眾義務書寫春聯、贈送書法作品近萬件。此外,石瑞芳還積極參加省委宣傳部和省文聯的各種送溫暖活動。同時,作為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她為西安的書法事業繁榮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我的父親生前常教導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藝術不是技術,是一個復雜的審美過程,要有胸懷、有眼界,不妄自菲薄、不故步自封”。石瑞芳常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升自己的品位。
“愿石瑞芳之書法能躍入中國當代書壇大家之列。”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雷珍民先生的祝福,也是我們的期盼。我堅信,以石瑞芳書法功底,以她的詩詞才氣和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她的書法藝術必將達到一個更加完美的境界。
責任編輯: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