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造化出天巧 寄情花鳥抒胸臆
——走進祝秀琴的花鳥畫世界


國色天香

碧荷翠羽圖

天香吐艷麗羽生暉

玉立仙姿


北京門頭溝齋堂鎮川底下村寫生
□ 張春華
祝秀琴 字玉音,筆名祝小久,現居北京。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承著名畫家霍春陽先生?,F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央直屬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金融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北京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藝術館研究員、北京國畫藝術家協會理事、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北京容珍堂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其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大型畫展并獲獎。
最近,我品賞了由霍春陽、范曾、劉江、馮大中等當代名家、大師題簽的數本《祝秀琴畫集》,并閱讀了畫家的繪畫感言,其工筆、寫意花鳥以及水墨寫生作品所展現出的扎實功力、審美取向和意境追求,讓我印象深刻。同時在這些畫面的背后,在這些感言的流露中,我讀出了一位女畫家的修養、學識、志趣和思想。
從小酷愛繪畫的祝秀琴,與當今許多的花鳥畫家一樣,是先工筆而后寫意,但她又與一般畫者不同,從業余畫家轉向了專業畫師。熟悉祝秀琴的人都知道,她為人豪爽,性情雅逸。一直專攻工筆花鳥的她,早在20多歲時就已加入了省、市美術家協會。但為了獲取多方的藝術營養,她又游藝于京、津兩地,廣交藝友,并于2009年赴清華美院學習,師從當代著名花鳥畫家霍春陽。
眾所周知,霍春陽的花鳥畫以簡約為尚,以空靈為魂,力求打通儒、道、禪,從有我之象過渡到無我之境。這對于多年專攻工筆重彩花鳥的祝秀琴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戰,但天資聰穎的她,深諳老師的藝術精髓,在大量繪畫實踐的同時,不斷研讀美術史、畫理畫論,并博涉詩章,求索國學。
令人敬佩的是,雖然師從于霍春陽教授是祝秀琴個人的主動選擇,但從另一層面也展示出了她的智慧和策略。這一階段的學習,不僅為她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知識來源,還為其打開了更為廣闊的視野空間。
為有別于霍氏畫風,祝秀琴一邊將霍春陽先生的繪畫風格、理念融入自己的創作之中,一邊尋求突破。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量的實驗、求索中,祝秀琴的畫技日漸長進,畫貌為之一新,畫風為之一變??v觀她的畫作,無論是工筆重彩,還是寫意花鳥或是水墨寫生,總是彰顯出女性特有的細膩與靈動。
祝秀琴的工筆重彩花鳥,能展應物象形之狀,能抒以筆寫心之情,在女性敏銳的感覺與精細的觀摩中,將筆下的點、線、色彩,都注入了活力,洋溢著靈動的氣息?!队窳⑾勺恕贰肚屙崍D》等作品構圖飽滿,茂盛的荷葉幾乎填滿了整個畫面,白荷如仙女容,粉荷似美人面,一派靜謐祥和中幻化出淡雅清逸的詩情世界?!痘ù鼐靶銏D》《花魁》《天香吐艷麗羽生暉》《富貴相隨》等,牡丹形象逼真,整體效果鮮明,或色彩熱烈,或畫面雅致,均顯示出了博大精深的內涵。其筆下的工筆錦鱗,躍然紙上,游水嬉戲,如若眼前;其筆下單羽,逍遙荷田,上下翻飛,靈動可人;其筆下的蒼鷹,鯤鵬展翅,現扶搖萬里之氣。難怪霍春陽先生為之題曰“筆端造化出天巧”, 稱其畫“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筆墨傳神,氣韻生動。”
值得一提的是,祝秀琴曾師當代畫虎名家馮大中先生多年,其筆下之虎,筆法纖細如虎毛,極為細麗巧整,她善于把老虎和人性中的“愛”聯系起來,既有如《智者樂水》《雙雄圖》這樣展示老虎兇猛、威武的一面的作品,也有像《愛子圖》《其樂融融》那樣表現老虎溫情的一面的作品,踐行了馮大中先生“以意境而不是以筆墨技巧打動觀眾”的繪畫理念。
不可否認,祝秀琴堅實的花鳥、動物造型,得益于她扎實的線條造型能力功底,而其深厚的線條功底,則來源于她長期的白描練筆。據熟悉祝秀琴的人說,無論是花卉,還是動物,祝秀琴均能秉筆直書。祝秀琴認為,“在工筆賦彩里,白描是勾勒填彩的基礎。”因此,造型過程中,她極為注重把握線條的節奏,善于運用多變的線條筆法,賦予事物豐富的表現力。
從畫集中不難看出,祝秀琴有極強的寫生能力,她的寫生代表作如《北京門頭溝齋堂鎮靈水村寫生》《北京門頭溝齋堂鎮爨底下村寫生》《北京門頭溝齋堂鎮碣石村寫生》等,不僅摹寫了其500年來的滄桑之行,而且繪出了其500年來的文化之魂。因此,她憑作品榮獲了“首屆中國女性書畫大賽”金獎。
祝秀琴深知,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只有扎根到生活土壤中去,以自己的感情去發掘新的題材,采取新的手法,才能創造出新的有意境和情趣的作品。因此,她常走到大自然中,到虎園里寫生。多年來收集了荷花、牡丹、竹子、桃花、梨花、向日葵、山茶以及老虎、雄鷹、山雀、蟲魚等一大批創作資料。誠如著名美術評論家徐恩存所言:近幾年祝秀琴在藝術實踐中多了些思考,她力求在自己作品中體現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自然本身的生命意識,在實踐中升華著自己的理念與認識,使自己的創作聯系著人文精神,聯系著當代人的審美思想。因此,在意境求雅、筆法求典、格調求高、意象求美中,寄托著她對大自然對生命,對文化精神的敬畏與親近。
祝秀琴也擅寫意花鳥,她的寫意花鳥多為折技法,用筆簡潔,逸筆草草,墨色相益,意趣盎然。其《幽鳥占高枝》以工筆畫“幽鳥”,以小寫意畫獨枝;《鳥語竹翠》以工筆畫雀鳥,以小寫意畫竹枝,使寫形與繪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簡約中有空靈,讓人耳目一新。
如今,祝秀琴的畫作得到了范曾、霍春陽、馮大中、劉俊京等名家的好評,他們或為之補景、題字,或撰文點評。祝秀琴說,這既是對她的鼓勵,更是一種鞭策。
作為藝術家,祝秀琴取得了一些成績,她的作品《翠羽戲荷》被上海世博會收藏,《花簇錦繡圖》被人民大會堂收藏,作品《荷塘月色》懸掛于國家外交協會會議室,但她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僅僅在于提高藝術水準,還應該以社會為己任,擁有一顆大愛之心。近年來,她積極參與、組織、籌劃“藍絲帶助殘基金”等公益書畫筆會,走的是一條人品與畫品的正道。
面對未來繪畫之路,祝秀琴坦言:“將秉承輕松作畫,坦誠為人,精心做事的人生信條,努力譜寫更加輝煌的書畫人生。”有志者事竟成,我們的目光在注視著,期待著……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