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新聞 本地專題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 新聞

      3 年援建 178 個項目,“江蘇引擎”助力拉薩摘掉貧困帽

      2019-06-17 15:02 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孫蘭蘭)跨越 4000 公里,他們來到雪域高原,在各行各業奮力書寫 " 詩與遠方 "。今年 6 月底,江蘇第八批援藏干部即將結束為期 3 年的援藏工作,陸續返回江蘇。

      這 3 年,江蘇累計投入 15.79 億元,實施援建項目 178 個,幫助拉薩全市提前實現了整體脫貧。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基層民生、文化旅游 …… 日前,現代快報記者奔赴拉薩采訪,感受到這里各個領域都烙下了深深的 " 江蘇印記 "。

      3 年投入 15.79 億元援建 178 個項目

      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四季吉祥村,一幢幢小樓色彩靚麗,排列有序。藍天的映襯下,這個村落既有藏族風情,又多了幾分似曾相識——村落有序的規劃、現代化的設施,讓記者一下子想起江蘇的美麗鄉村建設。

      村子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片區,房屋分別是綠、粉、白、藍四種顏色,代表一年四季;12 條主干道對應 12 個月;365 套住房對應一年 365 天;村子里有超市、菜店,還有警衛室、衛生室 …… 這是一處異地搬遷的扶貧安置點,江蘇援藏指揮部為村里建設了便民綜合服務中心、黨建基礎設施等,還與安置點臨時黨組織共建支部。" 江蘇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從硬件到軟件,我們很多管理經驗、發展思路都是到江蘇學習來的。"

      四季吉祥村第一書記索朗央吉告訴記者,易地搬遷來的村民,可以很方便地到附近江蘇援建的農業示范園等項目打工增收,到 2018 年,搬來的群眾已經全部脫貧,但這只是實現了 " 小目標 " 而已,更美麗的藍圖正在一步步實現。

      林周縣是拉薩的深度貧困縣。2017 年,江蘇在計劃外追加安排 1.5 億元,建設格桑塘現代農牧產業示范園。在示范園東園,蘇州援藏干部、林周縣副縣長陳實介紹,目前這里已有 470 頭牦牛存欄,未來將達到 2000 頭。一般牦牛需要生長 8 年才能出欄,在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的指導下,這里的牦牛 5 年即可出欄,可以讓牧民增收不少。

      據介紹,江蘇近 3 年累計投入援藏資金 15.79 億元,實施援建項目 178 個。精準扶貧是江蘇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已實現拉薩市建檔立卡貧困戶 12314 人如期脫貧,拉薩全市提前實現整體脫貧。

      江蘇產業優勢 + 西藏特色資源,打造優勢產業

      產業發展是江蘇的優勢。在拉薩,你會看到許多江蘇優勢產業與西藏特色資源相結合,培育壯大成為拉薩的特色優勢產業。

      青藏高原潔凈的水、土壤、空氣等環境,孕育出獨特的 " 凈土健康產業 "。為了打響凈土品牌,確保 " 走得出 ",江蘇產業援藏安排 300 萬資金,援助拉薩凈土健康產業標準體系建設。目前已完成藏香、藏雞、拉薩好水、棃米、奶牛、藏毯等六類產業標準體系框架建設工作。規范了產品工藝流程、提高質量,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青藏高原上的青稞,與知名的鎮江醋釀造工藝碰撞到一起,會發生什么樣的奇妙反應?在達孜工業園區,記者嘗到了口感醇厚的青稞醋。而此前,整個西藏沒有一家生產醋的廠家。在江蘇援藏指揮部的大力支持下,吉順青稞醋產業基地建立,鎮江恒順集團無償提供全套工藝、免費培訓技術骨干,目前已開發了 8 個品種青稞醋,雖然一瓶價格三四十元,比普通醋貴了不少,但由于口感獨特更健康,頗受消費者歡迎。

      好產品還要 " 銷得暢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在江蘇對口支援的南京、蘇州、鎮江、泰州四市均設立有拉薩特色產品展銷中心,蘇寧易購、南京 " 眾彩物流 " 等也已與拉薩開展合作,建立起凈土健康產品線上線下多渠道的綜合銷售網絡。

      從幼兒園到大學,江蘇教育援藏全覆蓋

      改變藏區面貌,根本靠教育。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一看校名就知道與江蘇有很深淵源。這所中學在當地很有名氣:自 2017 年起連續兩年中考成績全市第一;高考始終保持上線率 95% 以上。

      記者采訪時,校園里紫槐花開得正艷,漂亮的教學樓,設施齊全的實驗室,菜品豐富的學生食堂 …… 這所由江蘇省政府投資 2.63 億元建成的學校,硬件設施絲毫不遜色于江蘇的重點中學,師資力量在當地也很強,教職工 316 人,其中江蘇援藏教師就有 50 人,學校的校長、教學副校長、教務主任、教研主任都來自南通和揚州等教育強市。

      高三(3)班的教室里,來自泰州興化的援藏教師吳玲正在給學生們上英語課。丈夫湯恒躍是江蘇首批援藏教師,來探親時,吳玲也愛上了這里,2015 年毅然和丈夫一起參加援藏。兩年期滿后,他們沒有回家,學生們期盼的眼神,讓夫妻倆選擇繼續留了下來。由于高考成績優異,吳玲帶完了一屆,學校又安排她再帶一屆高三。

      據了解,3 年來,江蘇先后選派 160 余名教師進藏工作,對口支援 7 所學校,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學段、從普通教育到職業教育完整類型的全覆蓋。高品質建設拉薩市江蘇實驗幼兒園,探索開創 "6+1" 組團式職業教育援藏模式,形成了 " 讓雪域雛鷹飛得更高更遠 " 的金字品牌。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工作期滿,援藏干部及教育、醫療等人才回去了怎么辦?這是援藏工作中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 以前常常會有‘人走了,技術也走了’的情況。" 來自泰州的援藏醫生孫瑞芳今年 4 月剛進藏,在曲水縣人民醫院婦產科工作。江蘇援藏投資 2800 萬元,對這家醫院實施了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急救樓、醫技樓;新添大型 CT、腹腔鏡、腸鏡等設備。硬件改善了,但最緊缺的還是人才。就拿婦產科來說,除了孫瑞芳,沒人能獨立做手術。" 江蘇醫生一走,剖腹產以及一些婦科常見病的手術就停了。" 這讓她很著急。

      現在,孫瑞芳正在抓緊 " 傳幫帶 ",計劃在自己援藏期間,把科室里的兩名本地醫生帶出來,目前有一名醫生已經能在她的指導下開展部分手術," 我們的目標是,人走了,技術得留下。"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生物老師旦增多吉是本地的藏族老師,他回憶,2014 年剛工作時,整個拉薩沒有一所學校有生物實驗課。" 我們從江蘇援藏教師那里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課堂模式。" 每年暑假,學校還會組織一批本地教師到江蘇進修。

      曲水縣四季吉祥村的第一書記索朗央吉也告訴記者,她曾多次去江蘇學習,蘇州、無錫、泰州等地跑了個遍,帶回來的 " 江蘇模式 " 增強了自身 " 造血 " 功能。

      江蘇援藏指揮部有關人士介紹,與以往相比,第八批援藏工作中,人才智力援藏達到了新高度,3 年來累計投入人才智力援助 3000 萬元,實施赴蘇集中培訓和掛職鍛煉 103 批次、1846 人次,實現了經濟援助與智力援助相結合、輸血與造血并重、硬件與軟件同步提升,打造了一支 " 帶不走的 " 本地高素養人才隊伍。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一级片无码中文字幕乱伦|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高清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无码精品第一页|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a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无码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