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與蜜棗
葡萄干與蜜棗
李忠澤
時光流逝無聲無息
忽然之間我又想起你
心就劃破一陣漣漪
每一個人最深心底
都有一份尋人啟事
熟悉的那個人為何失去
一世一生
短得像一次黃昏
怎能忍心余生
都守著遺憾在心中
我要找到你多少年不管
無論你會在世界哪一端
你要等著我撥開了人海
到你的身邊來不離開
我要找到你多少年不管
無論你會在世界哪一端
你要等著我撥開了人海
到你的身邊來不離開
讓我奔向你看著你的臉
該如何開口說我多想念
讓我奔向你捧著你的臉
卻還沒有開口淚已滿面
——《等著我》節目主題歌, 田辰明作詞,羅威作曲
1980年9月,我從鎮江八叉巷小學(簡稱“八小”)畢業后到三中讀初一,班主任是勵瑛老師。班上除了包括李堯在內的幾個八小同班同學之外,不少都是陌生的同學。
有一天,一位同學自我介紹說他是鄭曉忠。曉忠個子中等,不算胖,臉盤略有點方,眼睛較大,笑起來很自然。好像是因為小時候頑皮摔破了臉,所以臉上有一道疤,別人因為跟他熟悉,所以經常喊他的外號,他并不在意。后來與他玩得熟悉起來,我有時也脫口而出喊他的外號,他也不在乎。當時不少同學基本都有兄弟姐妹,但曉忠是家中的獨子,所以生活條件相對好些。
有一次提早放學,我沒有回家就直接跟曉忠去了他家。原來,他家就住在解放路北段高橋北糧店后面的太平寺巷,這是一幢三層高的樓,我記得他家住在一樓。那天曉忠的母親正好在家,個子不太高,胖胖的,熱情地跟我打招呼。曉忠很客氣地抓了一把葡萄干遞給我,因為我之前從來沒有吃過這東西,所以好奇地問他:“這是什么呀?”,曉忠說:“這是葡萄干,很好吃”。我塞進嘴里吃了一口,果然是越嚼越甜,幾口就將一把葡萄干吃完了!
后來,整個初中班級全搬到了三中的西大樓上課,那是一幢三層樓的教室,里面的地板及樓梯都是木結構的,大樓四周是水泥乒乓球臺,還有單杠,那是放學后鍛煉的好地方。西大樓的東側是“司令臺”,平時開會時當作主席臺。西大樓的第一層一半在地下,用來做儲藏室,第二及第三層是初中四個班級的教室,我所在的四班在第二層東邊那個教室。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班里部分女生的樣子(名字寫法可能有誤),比如丁莉(好像是回族)、欣悅(一雙大大的眼睛)、趙毅敏(外號是電視劇《姿三四郎》中的“早已美”)、丁雯等;除了曉忠之外,我還清晰地記得班里部分男生的樣子,比如李堯(最要好的同學之一)、孫錚(擅長畫馬)、李文成、丁唯東(同桌一年)、儲紅、張磊(擅長發乒乓球中的旋球)、劉彪(皮膚有點黑,擅長田徑)、王昭宏等。曉忠有時在課間十分鐘休息時指著口袋小聲地告訴我:“抓一把”,我伸手一掏,不是葡萄干就是其他零食,比如蜜棗,那是我第一次吃蜜棗,心想:“世上怎么還有這樣的美味?”。
后來,我與李文成也變得很熟,有一次他悄悄地告訴我他家有一套48本《三國演義》的小人書,我聽后興奮不已!那時的條件遠遠不如現在,擁有眾多的小人書可是一件奢侈的事。雖然我零星地看過十本左右《三國演義》的小人書,但從來沒有完整地看過一套,所以就問文成能否在放學后有空時溜到他家看一本,文成大方地說:“沒問題,看兩本都行!”。有一次提早放學后跟著去了他家,文成家在一幢樓房的一樓。到家后,他拿出一整套嶄新的《三國演義》,我驚訝地目瞪口呆!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快速看完,因為怕回家晚了來不及做作業,所以看完后我趕緊回家,路上發現經過了曉忠的家,這才意識到原來他們兩家其實離得很近。之后每次有空去曉忠家,我一般都要再繞到文成家看一本三國,大概過了一年多終于把48本小人書看完了!
1983年夏天,我們參加了“中考”。雖然超過了一中錄取分數線五十多分,但我還是選擇在三中讀高中。很遺憾,曉忠發揮地不是很理想,到六中讀高中(高三時轉到二中)。葡萄干與蜜棗等美味,也就因此而“斷貨”了。從此只要看到葡萄干和蜜棗,我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曉忠。現在想來,由于當時的條件限制,除了初中畢業集體照之外,我竟然沒有一張與曉忠的合影!
1986年我去上海復旦大學讀書,幾經周折,終于在1988年聯系到了曉忠!他在同年3月9日從鎮江發動機廠儲蓄所給我寫了封信:
忠澤:
你好!來信業已收到,因近來事務繁忙,故拖至今日才給你回信,不甚抱歉,望海涵!
現在,我參加了成人高考復習班,準備參加5月份的成人高考。因我學的是會計專業,故屬于文史類,考語文、數學、政治、歷史、地理五門。因時間較緊,所以現在每晚都有課,從6:45~9:15,進程非常快。好在我們剛畢業不久,學的知識還沒有完全忘記,現還能跟上,再加上我工作比較清閑,上班還能看些書。目前我對這次考試很有信心,決心利用自己年輕、記性好、無牽掛的有(筆者注,此處筆誤,應為“優”)勢與別人搏一搏,搏的結果到5月份才能知曉。
好了,不打擾你寶貴的學習時間了。祝你新學期學習進步、生活愉快。另外,李文成要我替他向你問好!到此擱筆。
此致
友誼之手緊握!
鄭曉忠
1988.3.9

自從1988年之后,我與曉忠失去了聯系。雖然這些年來一直遠離家鄉,但無論走到哪里,我都一直記得與曉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一直記得他與我分享的美味,也一直保存著這封近35年前的信件!我很想找到曉忠,聊聊過去天真無邪的同窗生活,談談這些年的人生經歷。前段時間,我輾轉找到在家鄉的李文成同學,希望他能幫我找到曉忠。不巧的是他也與曉忠失去了聯系,雖然還親自到曉忠住的小區尋找,但也無功而返!上星期的一天,文成突然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找到曉忠了!我聽后驚喜萬分,立刻詢問曉忠的電話號碼,同時也發了微信給他,等待確認,曉忠很快就回復了。晚上,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撥通了越洋電話,接通后發現曉忠的聲音還是原來那樣,我告訴他我找他都快半年了!他感謝我還記得老同學。雖然我們近四十年都沒有見面了,但對我來說一切仿佛就在昨天,當年的時光歷歷在目!我向曉忠回憶了初中的往事,特別講述了葡萄干和蜜棗的故事,他卻好像記不得有這回事了,我告訴他連我在海外出生的小孩都知道這個故事!我也詢問了曉忠的家事,很巧的是,他夫人竟然是我父親的學生!聽曉忠提到他的女兒學業有成,都快博士畢業了,我感到由衷地高興!
不知不覺,初中畢業都快近四十年了!但我還很清晰地記得班主任勵瑛(英語)老師,還有楊榮禧(數學)、吳素琴、施瑾和任敏之(物理)、方明(化學)、羊凡(語文)、丁慧永(生物)、韓惠琴(英語)、左作詩(美術)、郝玲(地理)、吳瑞琪(歷史)、趙靖歐和馬硯平(體育)、楊亞杰(政治)和楊有慶(音樂)等老師們。在此,我向所有健在的老師們問好!同時也向我的初中同學們問好!
【后記】感謝李文成不厭其煩地幫我找到曉忠,也感謝曉忠對此文的校正。歡迎初中同學與我共同回憶當年的同窗往事,我的微信是yaleinchina1906,電子郵箱是yali1906@126.com。
李忠澤
2023年1月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