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夏微:直上云霄覽形勝

印夏微在西藏采風 受訪者 提供
記者 竺捷
印夏微在我市一所醫院上班,她的另一個身份是攝影發燒友。前者為職業,后者乃業余愛好,很少有人能像她那樣,在兩者兼顧的同時還能夠與時俱進,把它們推向一個更高的層次。
她對相機發生興趣是在2008年,那還是緣于一趟旅游經歷。印夏微有一次帶孩子出去玩,回來后發現自己用手機拍的照片,遠不如同行的幾位攝影高手,不服輸的她暗下決心要超過他們。于是入手了一臺佳能450D,屬于入門單反機,開始按部就班地學習。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印夏微的拍攝水平見長,不久就有模有樣了。當然,這得益于她從小到大一直頗為自信的審美情趣——既有獨特的視角,又有唯美的格調。
某種程度上,拍照片就吃這一套。印夏微喜歡和攝影愛好者出行采風,每年總有幾個特定時間段,她手持“長槍短炮”,一身流行時尚裝扮,風風火火穿行于我國名山大川,尋找那些令人過目不忘或是不落俗套的鏡頭。她經常在各大網絡論壇發片,積極參加各級攝影比賽。只用了短短七年時間,印夏微就獲得3個全國獎項、多個省市級獎項,成功加入了中國攝影家協會。
按道理說,這時可以喘口氣了,但印夏微很快又有了新的追求——航拍。之所以會涉足這一領域,可能更多來自她對鎮江風景的鐘愛:如果說航拍為城市提供了另一種表情達意的渠道,那么通過這一“鳥瞰視角”能夠更豐滿地展現一座城的特質。你可以說它屬于個人情緒化的表達,也可以說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總之,印夏微買了一臺大疆無人機,開始了由靜態照片到動態視頻的轉變。應該說,這種轉變極具挑戰性,即使對中攝協會員而言。
作為一名女同胞,每每看見身邊的航拍者皆為男性,多少會有點想法,這時印夏微的腦海中會冒出“女性視角”這個詞。記者的微信群中也有不少男性航拍者,他們的作品無一例外更追求動感和速度。但印夏微會有意識地拉開一定距離,比如拍寶塔山的梅花,今年她找到了更好的切入點:強調一種循序漸進的推進感和縱深感,像是一首如泣如訴的小提琴曲,用長鏡頭將畫面張力慢慢地釋放出來,如夢似幻。她當然知道,不能苛求每段視頻都打動人,但至少應該給觀者不一樣的心靈體驗。
2021年冬天,鎮江下了一場很美的雪,就在那場雪中,印夏微丟失了一架無人機,這恐怕是航拍愛好者都會遇到的困擾。但她畢竟留下了那場雪的倩影,每年印夏微都會拍很多視頻,然后到年終搞一個“精華版”,它有點類似于春節賀歲片。以去年為例,她在微信視頻號上發布了46個作品,觀看總量超38.3萬次。印夏微會從中挑出華彩段落,剪輯出一個最能代表她個人觀感的鎮江視頻,去年的版本讓她整整剪了六天,從兔年初一到初六,除了走親訪友全泡在上面。這就要說到她最引以為自豪的2020年歲末視頻了,閱讀量達46萬,點贊數1.5萬……
印夏微有一大優點,干啥都認真,無論健身、攝影,還是養花。她還有第二大優點,喜歡總結和分享,記者認為這緣于其從事的醫院行政管理崗位。抗疫三年中,每所醫院都是主戰場,白衣天使沖鋒陷陣在第一線。而印夏微正好負責醫院抗疫管理工作,這里面千頭萬緒,她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抗疫工作和任務。有時,她會在緊張忙碌的空隙抬頭望望窗外的風景,如果此時恰逢云蒸霞蔚、雪花飄飄,她便有立馬奔出去拍照的沖動,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或許是攝影人的本能;但另一方面,她一想到自己的工作性質,就會耐心地等到下班再放飛自我。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