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體育公園
文/雷曉明
“打乒乓、打籃球、踢足球、步道上或小跑或行走,健身器材上活動”等等,這是我平時在健康路體育公園里,見得最多的戶外健身運動。
這座位于健康路上的大型開放式體育公園,東至解放路,西達珍珠橋,南臨風光秀麗的古運河,雖地處鬧市,這里卻顯得一片寧靜。這座體育公園,歷史久遠,據《鎮江市志》記載,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所建的省立鎮江公共體育場,1937年底,鎮江淪陷后,此場成為日軍的養馬場,場內設施盡毀。抗戰勝利后,逐漸整修,至新中國成立前夕,仍未能修復舊觀。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鎮江人民體育場,并建有室內場館“陰雨球場”,我市的各種重大體育賽事和群眾性集會,都在此舉行。1978年改建為體育館。隨著社會的發展,為適應全民健身運動的需要,2019年經過大規模改擴建,現今總面積已達3.53萬平方米,除了保留原有的場館和市體育運動學校等,其室外新建的公共活動場地上,設有健身廣場、地上的一層400米步道、二層景觀步道,還有露天籃球場、足球場和網球場、門球場等。并分設了力量訓練區、乒乓球運動區和健身路徑運動區等專業化活動場所,還有一座供兒童進行素質訓練并富有趣味性的兒童游樂園。各類健身運動設施可謂一應俱全。
這座體育公園是我一年四季中去得最多的地方,每每行走在一、二層塑膠步道上,映入眼簾的是周邊枝繁葉茂的樹木;場地邊種植的喬木、灌木,綠色茵茵;樹叢中不時傳來鳥兒陣陣的歡叫聲,漫步于此,讓人心境分外愉悅。每日里來此運動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人們沐浴明媚陽光,呼吸著新鮮空氣,有的三五成群在步道上行走;有的歡快地打著羽毛球;有的伴隨著音樂神情專注地跳舞練操。每至周末或節日,這里的露天籠式球場,青年人最多,一個個你追我趕地打籃球、踢足球,乒乓球運動區眾多市民還有不少家長陪伴著兒童,興致勃勃地打著乒乓球。這里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我細心觀察,感覺到該體育公園的規劃布局既科學合理又頗具特色。該體育健身場所空間大,入口處的廣場面積達數千平方米,可供大型團體開展活動所用;地上一層的400米步道寬達約8米,遇有雨雪或烈日,市民可沿二層挑出的房檐下三米多寬的步道行走;其室外一、二層上下的臺階與過道寬達20多米;每個健身區域場地開闊,可供數十人同時運動;一層靠南面的依托二層過道形成房頂的區域,面積有兩千平方米左右,可遮雨。同時感覺設施與功能齊全,分布于東西南北的各個健身活動區設置的健身器具數量多,可分別供中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兒童等不同群體選擇性鍛煉,而且一層與二層上下尤為方便,共設有大小五個上下通道,并專設了一座電梯可通達。再有,該體育公園的設計富有創意,其文化氣息濃郁,在室外步道上,人們隨時可清晰地見到周邊高大樓房白色的墻面上,所繪畫的各種運動項目的彩色圖案,既有動感,又具感染力;我在公園圍墻的墻壁上,還見著醒目的鎮江山水和下象棋、打乒乓球的人物石刻畫面,栩栩如生;“乒乓之城”、“象棋之鄉”的由來也在向人們展示著。漫步在二層露天景觀步道之上,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牌匾上還標示著科學運動的方法和技巧,一塊智能步道實時記錄牌,即時記錄著步道上運動者的步行里程與排名榜,此情此景,讓人耳目一新。
“既可體育鍛煉,又可觀賞景色,了解體育文化”,當是這座體育公園的最大亮點。公園南側緊鄰珍珠路,人們在健身活動之余,徜徉在風景如畫般的古運河邊的小道與亭臺樓榭,眺望運河兩岸旖旎的風光,令人心曠神怡。我在體育公園中時常見著朋友、同事,他們不少人家住附近。交談之中,大家都感到這里的環境和設施條件,比以前大為改善,每天運動后,總要在場地周邊散步觀景,心情尤為舒暢。
“體育讓生活更美好”。 充滿激情和活力的健身運動,可增強體質,保持身心健康,這已成為當今廣大市民的一種共識。這里的所見所聞,讓我深度了解了我市體育運動事業的蓬勃發展,感受到廣大市民投入全民健身運動的熱情。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