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首歌
文/呂祥順
相逢是首歌,不錯,是首歌!然而,由于人不盡相同,經歷有別,這歌的內容、韻律就相去甚遠。
1973年10月,我們這些來自時為鎮江地區一市九縣的工農兵學員,一番蹉跎,又一時幸運,相逢在鎮江地區第一師范學校。全校同學300余人,皆為“老三屆”,起步學歷從初一至高三,年齡從約20歲至近30歲不等。各班初高中人數大約各半。特定年月的我們,個個如久旱的秧苗恰逢甘霖,心里無比驕傲,無比自豪。
人有七情六欲。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大男大女們未入校就超越了晚育年齡,在緊張的讀書、實習、“學工學農學軍”之余,自然也會萌生源自人性深處的一點私情。學校及為人父母的老師的基本態度是“不”,明不主張,暗不反對,非常的人性與理性,留下了一條灑落一縷斑駁月光的《愛情的小路》。
我班同學M君,讀書一年,直抵“三九”之齡,父母親屬“逼婚”,學校理性批準婚假請求。Z君與L女生相逢相識相知相戀,班上同學盡知,二人理智相處,不張揚,畢業后喜結良緣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另有兩對同學,畢業后也走到了一起。還有一同學,與另外班一位女生也喜結良緣。《月光下的鳳尾竹》對他們來說是格外的美妙了。他們都率先快意地奏出了人生的《歡樂頌》。
其時某班X君暗戀同班一位女同學,并寫了一字條邀請于晚自習時于校外某處一會。哪知字條沒到女生手反被另一男生無意間截得,學得該女生字體回復“不見不散”,并把字條放回X君課桌內。事情很是順利了點,上晚自習時,X君看到了字條,很是欣喜,瞄了下心中女神一眼,喜滋滋地邁出了教室門。兩個多小時的晚自習挨過了,同學散去,X君怏怏失落而歸。這邊幾個等著的同宿舍好佬,一陣瘋子般地狂笑,還逼X君老實交代相戀經驗。X君知道事情出錯還被捉弄了,尷尬極了,連連討饒放過。好在都有把控能力,未釀出其他事情。然而,一樁可能成就的好事就這樣被早早地搞黃了,虛情上演了一出《鳳求凰》。
師范學習生活,如歌的歲月,演繹的是《一支難忘的歌》。
這歲月之歌飄過了數十年,當同學們再次相逢時,都有說不盡的千言萬語,都有表達不完的千般情誼。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