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唐書》中的馬懷素

新舊《唐書》

馬懷素像 圖:金力 提供
文/金力
馬懷素在唐代朝廷大臣中是為數不多的鎮江人,他“博覽經史,善于作文”,憑在皇帝面前“正直敢言”而名垂青史,新舊《唐書》皆為其立傳。
《舊唐書》是五代時期后晉編撰的一部官修的唐史,原稱《唐書》,為了與北宋歐陽修等人修撰的《新唐書》相區別,宋以后稱它為《舊唐書》。馬懷素的史料分別在,《舊唐書》卷一百二·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四中記載,舊、新兩本唐書,各有千秋,一般認為前者史料準確,后者文學價值高。
據《舊唐書》載:“馬懷素,潤州丹徒人也。寓居江都,少師事李善。”馬懷素(659年-718年)潤州丹徒人,今鎮江市人,客居江都。馬懷素年少時從師于李善。李善(630年-689年)為唐朝著名學者,《文選》學的奠基人。李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有君子風韻。頗有雅行,學貫古今,人稱書簏。起家秘書郎,出為涇城縣令。跟著李善這位學識人品均超凡的老師,馬懷素學習勁頭十足,白天采集柴草,夜晚點燃用來看書,終于滿腹經綸,唐儀鳳元年(676年)考中進士,又參加由皇帝確定制科的應考,榮登文學優贍科,從此馬懷素的才華得到認可。
步入朝廷,馬懷素為官多有升遷,起家于郿縣尉(今陜西眉縣),后歷任監察御史、禮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中書舍人。唐玄宗即位后,歷任戶部侍郎、昭文館學士、秘書監,冊封常山縣公。主要成就在左臺監察御史任上。
690年唐朝進入武周時期,女皇武則天獨斷專行、手段殘暴。時任左臺監察御史,相當于監察院最高行政長官的馬懷素,卻不趨炎附勢,盡顯了他“為官剛直不阿”的本性?!杜f唐書》載:長安年中(701年),御史大夫魏元忠被張易之誣陷,發配至嶺表,太子仆崔貞慎等在郊外為之餞行。張易之生氣,派人誣告崔貞慎等人與魏元忠同謀,武則天命令馬懷素審訊,并派遣中使催促,暗示使其構成罪,馬懷素卻剛正不受命。武則天非常生氣,詔見懷素質問,懷素上奏說:“元忠犯罪流放,貞慎等人以朋友親情相送,確實可以責備,如果認為他們是謀反,我不就在欺騙神明嗎?”后馬懷素又以漢代劉邦手下將領彭越因病未及時救駕,而遭誣陷謀反被殺,大夫欒布在其尸首旁上奏陳事鳴不平,劉邦對他未定罪而重用為例,陳述了魏元忠的罪和彭越性質上多有不同。“今陛下托付給我審訊,我豈能不遵守陛下的法律嗎?”武則天明白其意,轉怒為悅,崔貞慎等人由此獲免。
馬懷素雖身居大臣,卻非常喜愛學習,手不釋卷,謙恭謹慎,極為后來的皇上唐玄宗所尊敬,令其與左散常侍褚無量一起作為侍讀。每次從旁門進來,都要他們坐著大轎?;噬暇幼≡趧e館,由于路遠,則令可在宮中乘馬,有時候親自送迎,以表尊師之禮。褚無量與馬懷素在《舊唐書》同一列傳中有載:“褚無量,幼孤貧,勵志好學。及長,尤精《三禮》及《史記》,舉明經,累除國子博士。景龍三年,遷國子司業,兼修文館學士。”同樣的少時勤奮好學,成就了文才大器,馬懷素與褚無量成了唐玄宗最好的老師。
唐玄宗登基后,封馬懷素為秘書監,負責全國圖書整理工作,當時秘書省的典籍散落,條目無法敘述,懷素上疏:“希望括減近來書籍的篇目,增入以前史志所遺缺的,續編王儉的《七志》,將其珍藏在秘府。”皇上于是詔令研究此方面的學者國子博士尹知章等人,對南朝齊王儉圖書目錄《七志》四十卷,分部修改續寫,并且刊正經史,粗創首尾,為早期圖書目錄學奠定了基礎。
處于詩歌盛行的唐代,馬懷素在詩歌創作上也頗有成就,《全唐詩》中有他詩歌12首,其詩多為奉和應制之作,即應皇帝之命寫作的詩文。如:古風《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酒字》“睿賞葉通三,宸游契重九。蘭將葉布席,菊用香浮酒。落日下桑榆,秋風歇楊柳。幸齊東戶慶,希薦南山壽。”
718年馬懷素病卒,受唐玄宗厚待,廢朝一日,玄宗在洛陽南城門為他致哀,追贈潤州刺史,謚號文,靈柩由官府送還鄉里。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