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奇才”丁傳靖

鹿跑泉邊丁傳靖詩碑

清副貢丁君闇公墓志銘
□ 王禮剛
丁傳靖(1870年—1930年) ,字秀甫,鎮江人,號闇公,別號鶴睫、岱思、湘舲、鬼車子、滄桑詞客、招隱行腳僧等。
文壇奇才
鎮江“京江丁氏”一族于南宋末占籍京口,族人仍多以習儒從政為風尚,特別是明清人才輩出。清末民初坊間對丁氏家族評價甚高:丁氏“鐘靈毓秀之丹徒,如魚得水,分支繁衍,族丁興旺,傳承有為,人才輩出。”明代,京江丁氏族中就出了丁璣、丁瓚兩名進士。清代,京江丁氏如玉樹芝蘭,枝枝競秀。如丁紹周、丁立瀛、丁立鈞、丁立干,堪稱“政壇精英”;丁立中,譽為“棋界耆宿”;丁傳靖,稱為“文壇奇才”;丁石孫舉世皆知的“北大校長”,堪為一時之俊彥,丁傳靖亦是此佼佼者。
清宣統二年(1910年),丁傳靖由時任禮學館總纂大臣的陳寶琛薦舉為禮學館纂修。民國二年(1913年),丁傳靖任江蘇督軍馮國璋的幕僚。民國五年(1916年)馮國璋當選為總統,他隨馮國璋到北京任總統府秘書,替總統撰寫書札、聯額、祭吊文、褒勛詞及題畫、序書等文字。民國七年(1918年)馮國璋下臺,丁傳靖移居天津,他利用有利條件,廣集宋、明、清三代史料,專心致志筆耕寫作,從事著述,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流傳后世的優秀作品,被公認為清末民初著作等身的文壇奇才。
丁傳靖著作可考知的約30種,其中重要的有《闇公文存》《闇公詩存》《滄桑艷》《清大學士年表》《督撫年表》《歷代帝王世系宗親譜》《清代名人齒錄》《東林別傳》《兩朝人瑞錄》《江鄉漁話》《都下名人故宅考》《甲乙之際官闈錄》《紅樓夢本事詩》《明事雜詠》《宋人軼事匯編》等。
丁傳靖詩文負有盛名,尤工戲曲,創作了《霜天碧》《滄桑艷》《七曇果》等傳奇,其中《滄桑艷》寫陳圓圓事,尤為著名。后來上海掃葉山房書店曾私自翻印,引起一場版權官司。
吉家林先生撰寫的《京江丁氏家族風云史》介紹,丁傳靖所著戲曲傳奇有《霜天碧》《滄桑艷》《七曇果》等,其中當數《滄桑艷》二卷最負盛名。《滄桑艷》是一部以“金陵八艷”中陳圓圓與吳三桂的悲歡離合為線索,敘述明清交替期間主要政治事件的歷史傳奇名著。丁傳靖的《滄桑艷》堪與孔尚任的《桃花扇》相媲美,戲曲大師吳梅盛贊其“文辭優美”,錢基博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中亦稱贊丁氏“詞采葩發,才名甚盛”。
《滄桑艷》首版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系豹隱廬刻朱印本。宣統二年(1910年),丁傳靖攜此刻本入京,一時間在達官貴人中廣為傳誦,驚為絕作,斯時丁氏亦有詩云“剩有滄桑新院本,一時價貴海王村”。上海《民立報》于1910年10月22日至11月26日,連載了《滄桑艷》全文。民國三年(1914年),上海掃葉山房書店又私自仿原刻本重印了《滄桑艷》,由此而引起一場版權官司。丁氏所著的戲曲傳奇猶如陳壇醇酒,愈久愈香,直至1991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再次出版了丁傳靖原著、陳生璽箋釋的《滄桑艷》。
丁傳靖所著《宋人軼事匯編》也是一版再版,先后有商務印書館1935年排印本、1958年重印本和中華書局1981年新版標點本。《宋人軼事匯編》全書20卷,1—3卷為帝后,4—19卷為臣民,20卷附故事、雜事、禪林、方士、叛逆等,共記述了600多位宋代名人的遺聞軼事,比之同類書籍高出一籌。
書捐鎮江
吉家林先生介紹,丁傳靖著作之多產,得益于他藏書之豐饒。從清末到民國,丁傳靖先后居住于京、津兩地,他得便常去北京琉璃廠書肆收羅古書,乃至珍藏有古籍數萬冊、書畫雜件不計其數,其在天津的藏書樓名曰“白雪庵”。丁傳靖去世后藏書由丁瑗保管。
丁瑗(1898年—1967年),丹徒人,字蘧卿,號渠清、蘧廬,晚號所堂,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藏書家,丁傳靖三子。1917年隨父去北京,1920年在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普通文官考試,獲最優等第一名,分發國務院候補主事。自1933年至1966年,多次向鎮江博物館、圖書館捐贈古書數萬冊及大量碑帖、字畫。1933年向省立鎮江圖書館捐獻古籍4441冊,1953年向鎮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捐獻古籍11522冊,1960年向鎮江市博物館捐獻名家書畫133件。1952年將父親丁傳靖的40多箱圖書第一次捐給鎮江紹宗國學藏書樓;第二次又將丁傳靖在天津的藏書及書畫扇面等,用103個書箱裝運,捐給紹宗國學藏書樓。1952年受聘為鎮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2001年9月,鎮江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招隱山“云錦茅屋”處山麓為丁瑗立石樹碑以紀念。
丁瑗撰著的《所堂字問》,2021年,由鎮江文字學家胡邦彥之子胡果文、胡國威委托鎮江文史愛好者王禮剛,捐給了江蘇大學作文字學研究。
墓葬南山
1930年10月31日,丁傳靖逝世于天津寓宅。當天的鎮江報紙曾發專訊,題為《大文豪丁公秀甫靈輛蒞鎮》,副題作“大觀樓設臨時靈位。船泊江邊,(十一月)七號安葬。家鄉人士素重其人,以故聞者無不往奠”。塋墓在鎮江招隱山山麓,位于聽鸝山房與鹿跑泉二景點之間。陳寶琛作《墓志銘》、葉玉麟作《家傳》。鎮江市文管局作名人跡址予以保護。
墓碑上刻丁傳靖先生的簡歷和自作《無名花》詩。碑記:“丁傳靖生于公元一八七〇年五月廿日,卒于一九三〇年十月卅一日,字秀甫,號闇公,又號招隱寺行腳僧。鎮江人,清末民初文史學家、曲劇作家、藏書家。自幼穎慧好學,及長,才名漸盛,先后考中秀才、貢生。一八九九年入南菁書院,一九零六年任鎮江府中學堂文史講席,一九〇九年應全國舉貢聯考江蘇預試第一,清廷聘為禮學館纂修兼總校。民國初年,任國史館纂修。一九二八年后專業鬻文,病逝于天津歸櫬,與夫人劉三妹合葬。遺著約三十種,已刊行者十四種,約二百萬言。其中名著有《滄桑艷傳奇》《宋人軼事匯編》等。平生富于藏書,身后口其子向國家捐獻。”《無名花》詩:“山花絢爛門新晴,淺碧深黃各有情。似此天然好豐格,如何芳譜尚無名。”由鎮江書法家丁超撰書。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