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文史館建成記
□ 何 明
京畿路,這條浸潤著歷史時光、綻放著煙火詩意的街道上矗立著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這里東懸“鎮江道院”匾額,西嵌“積善”石刻,飛檐斗拱與巴洛克浮雕融為一體,宗教圖騰與吉祥紋飾相得益彰,盡顯匠心。這座建筑始建于1923年,是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2019年入選江蘇省文物保護建筑,2025年4月29日,蝶變為鎮江市政協文史館并建成開放。這里承載著歷史與現代的交融,更見證著鎮江政協工作新篇章的開啟。
使命在肩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政協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協一項富有統一戰線特色的經常性、基礎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文史工作。作為黨和國家文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協文史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全國政協、江蘇省政協先后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文史資料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政協文史館建設”。多年來,廣大政協委員也不斷呼吁建設政協文史館。鎮江市政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認真落實全國、省政協部署安排,順勢而為、乘勢而上。2022年3月,九屆政協伊始就將文史館建設列入本屆政協工作重點,以文史館建設運行助推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機構編制、預算安排、立項審批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這里有幾個重要時間節點:2022年11月24日,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將市政協文史館項目作為2023年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2023年6月,市委編委會同意設立正科級建制政協文史館,正科級建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編制5人;2024年5月,市發改委批復同意文史館建設;2025年1月,鎮江市政協文史館開工建設……
匠心筑館
文史館展陳的是歷史,記錄的是情懷,傳承的是文化。自2022年啟動建設以來,文史館始終堅持高標準站位、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始終堅持講好鎮江故事、政協故事,傳承歷史文脈,打造精品工程。
世界紅卍字會江蘇省會舊址,這座民國建筑,歷經風雨、飽經滄桑。文史館選址確定后,立足文保建筑和木質結構的現實條件,市政協專門成立文史館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與相關屬地、部門單位協同發力。建設期間,潤州區委區政府、金山街道和京畿路社區大力配合;市住建局、市文廣旅局、市干道辦、鎮江城建集團、市新華書店、西津渡文旅公司等部門單位協同聯動、積極作為、攻堅克難。特別是2025年以來,各相關建設單位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如期實現文史館建設目標。
兩年半時間、1200個日夜、1300平方米空間,一場場方案論證,一次次現場推進,一幕幕挑燈夜戰,從危房加固到內容布展,從樓閣修繕到環境整治,既有“啃硬骨頭”的攻堅戰,也有“用繡花針”的功夫活,打造了經得起時代和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建設過程中,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社會大眾殷切期待。這不僅是一次歷史與現代的對話,也是政協文史工作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的生動實踐。
與此同時,市政協聘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擔任專家組組長,全程指導文史館展陳工作。組建文史大綱展陳編制小組,聘請33名文史館員充實編撰力量,分三個專項有序推進大綱編制;多次召開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文史展陳大綱專家評審會、展陳設計方案專家咨詢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得到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國政協文史館副館長唐惠秋等專家領導的關心認可。
為同步建設鎮江院士館,2024年,市政協專門派出五支隊伍,由市領導帶隊奔赴全國各地、走訪鎮江院士,帶去家鄉慰問、溝通聯絡感情、征集珍貴史料。走訪組受到了熱情的接待,累計征集各類院士資料百余件,這些都為建設文史館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源與有力的支持。107歲的船舶設計專家楊槱院士親自為文史館題字“船連世界”,并委托其兒子楊思遠向文史館捐贈檔案資料。
薪火永續
文史長卷記錄城市脈動,院士星光激勵追求創新,書院書香浸潤歷史名城,協商監督凝聚廣泛共識。集“兩館一院一廊一家”等功能于一體的鎮江市政協文史館,是展示鎮江歷史文化風貌、弘揚鎮江人文精神的文化公益場館和對外宣傳窗口,是鎮江市政協文史資料征集、展示、研究、利用的重要平臺,是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有效載體。正以活態傳承激活文化基因,以為民情懷書寫時代篇章。
文史館,以豐富厚重的文史資料,充分展現鎮江政協開啟新紀元、踏上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歷程和履職成就;院士館,生動呈現38位鎮江籍兩院院士的先進事跡,激勵全社會崇尚科學、追求創新,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鎮江新實踐;京畿同心書院,是市政協和鳳凰傳媒新華書店聯合打造一個集圖書銷售、文化活動、閱讀推廣、公益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空間,為公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委員之家,作為委員學習交流、協商議政、民主監督、凝聚共識、服務群眾的綜合平臺,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西津渡協商議事長廊,深入社區居民和街區游客,搭建開放、包容的協商議事平臺,充分彰顯“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生機活力。
藍圖正在繪就,逐夢惟有篤行。截至今年6月底,兩個月的時間,市政協文史館已接待全國各地團隊80批次,參觀游客超3.5萬人次,舉辦京畿文史課堂4期,各類文化文史活動6場,成為京畿路上的打卡熱點之一。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