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現代高效農業+生態旅游,農文體旅融合繪就世業振興藍圖
江蘇省鎮江市世業鎮四面環江,總面積53平方公里,耕地2.28萬畝,是一座以農業經濟為支柱的江島小鎮。如何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該鎮依托獨特的區域資源稟賦,立足“現代高效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定位,堅持農文體旅融合發展路徑,實現功能上的相互補充與產業鏈的深度拓展,走出一條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重塑農業競爭優勢
今年5月,最新一批國家級、省級科技小院名單公布,位于世業鎮的江蘇丹徒大豆科技小院成功入選國家級科技小院,鎮江農谷農業科技園有限公司成功入選首批省級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作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思路新舉措,一頭連著高等學府,一頭連著田間地頭,創新了農業技術推廣模式、促進了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提高了農民綜合素質水平、開創了農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是世業鎮現代高效農業發展的一面旗幟。
近年來,該鎮通過構建優勢特色鮮明、產品品質優良、綜合效益突出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鎮目前擁有四季春農業園、鎮江農谷、李尚櫻桃園、金花科技農場等多家農業園及家庭農場,充分體現出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品種特色化、產品綠色化、經營產業化的集約發展的特點。其中,四季春農業園的空中草莓“紅顏”,榮獲中國草莓擂臺賽金獎并取得綠色產品認證。鎮江農谷科技有限公司的“泗葉青沙”系列鮮食玉米獲全省鮮食特色產品品鑒推介會金獎。
同時,世業鎮還通過引導和鼓勵轄區各村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形成品牌效應。高峰村聚焦精品水稻種植,配套新建糧食加工倉儲基地,提升產業鏈價值;世業村依托“一碗稻”綠色水稻品牌,發展高附加值產品;興隆村建成蝴蝶蘭育種基地,發展高端花卉產業;衛星村以鎮江農谷科技園為核心,推廣鮮食玉米、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等科技農業。世業鎮以鮮食玉米為種植主體,成功申報全國第十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特色農業的集群化發展,既為游客提供了優質農產品體驗,也為農旅融合注入核心吸引力。
農業文旅“雙輪驅動” 實現共創共生共贏
在世業鎮,不僅有“山水間·又見浮玉”這樣“向美而居”的全國乙級精品民宿,還有像“慢姑娘——蘭韻轟趴館”等一些利用農村閑置小院打造的全國連鎖民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來休閑、團建、研學。近年來,該鎮積極開發農文體旅項目,構建“農業基底+文旅體驗”雙輪驅動模式,讓特色產業“強”起來,讓農耕文化“活”起來,讓鄉村旅游“火”起來。
一方面,作為江蘇省首批啟動的省級生態島試驗區之一,世業鎮堅定不移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憑借“四面環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將江島自然風光與鄉村人文韻味有機融合,打造“覽大橋勝景、品大江風貌、賞田園風光、享娛樂休閑”的發展新模式,逐步成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旅游核心展示園、長江沿線重要鄉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通過打造和引入多元化新業態旅游產品,不斷適應游客對于旅游目的地的需求。其中,東壹體育休閑公園擁有4片國際賽事級壁球館、2萬平方米中央草坪及40打位高爾夫練習場,成為長三角體育旅游網紅打卡地;5家特色主題村咖矩陣式落地,將鄉村閑置空間轉化為時尚消費場景;創新植入“院子里”“這里”等庭院新業態,形成“上午運動休閑、下午咖啡小憩、晚間主題聚會”的全時旅游動線。
特色文旅IP持續出圈 讓流量變為發展增量
近年來,世業鎮通過開展一系列高品質休閑體育賽事,讓這座江島小鎮越發奪目。
該鎮以賽事為引擎,推動文體旅商融合發展,打造貼近生活的消費場景,讓賽事熱度真正轉化為消費熱度。建設了一批可供開展高爾夫、壁球、垂釣、自行車騎行、徒步毅行等休閑運動的體育旅游設施和場所,并通過舉辦長江(世業洲)國際徒步旅游大會、戶外健身休閑大會、健康江蘇健步走活動、長三角釣魚聯盟總決賽等一系列體育休閑和戶外活動賽事,滿足人們對于新型旅游模式的需求。
此外,該鎮挖掘轄區紅色文化資源,依托世業鎮衛生院、洪家小院、四季春農業園等紅色教育基地,精心打造黨員教育實境課堂,年均接待參觀學習人員超過3萬人次;依托茅以升紀念館、長大橋隧科技創新中心、無人機展示館、開心休博園、鎮江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等載體,大力開發農事體驗、橋梁教育、低空飛行、教育培訓等研學產品。其中,鎮江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入選國家級研學營地。
世業鎮通過打造集高品質農業生產、鄉村休閑旅游、紅色教育基地于一體的江島特色鄉村,實現了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2024年,該鎮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旅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7%,游客接待量達150萬人次,用“現代高效農業+生態旅游”的方式撐起鄉村振興“一片天”。(崔寧華 陳越 趙文珺 徐永富)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