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就業為民生幸福注入活力
金山網訊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服務的扎實推進,離不開就業崗位的有效開發。丹徒區宜城街道丹盛社區充分發揮轄區寶龍商圈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商圈+就業”服務新模式。社區與轄區單位構建常態化溝通機制,挖掘并開辟出環衛保潔、車輛看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崗位。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優先將本社區登記在冊的失業人員信息與這些崗位需求進行精準對接,有效盤活了商圈內的“沉睡”用工需求,持續拓寬了面向社區居民的崗位供給渠道,不斷優化了社區人力資源配置的鏈條,讓家門口的資源真正服務于家門口的就業。
家住寶龍一期46歲的雷女士,帶著對重返職場的期待和些許忐忑,來到了丹盛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招聘展位點尋求幫助。雷女士有著豐富的銷售經驗,曾從事過服裝、家具銷售工作,積累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客戶服務經驗。此次求職,她依然傾向于發揮所長,希望能找到一份銷售類崗位。面對雷女士的訴求,就業服務站的工作人員熱情接待了她。在交流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僅認真傾聽,還適時給予引導,協助雷女士全面、清晰地梳理自身優勢與求職目標,并耐心指導她認真填寫了《求職登記表》,確保信息準確詳實,為后續精準匹配奠定基礎。
在深入了解雷女士的情況后,工作人員結合手中掌握的實時崗位信息庫進行了細致篩選,發現銷售崗位普遍存在年齡限制,適合她的崗位較少。于是,工作人員建議雷女士不妨適當拓寬求職思路,考慮一些同樣能發揮其溝通協調能力、服務意識強且穩定性較高的崗位類型,隨即重點向其推薦了寶龍廣場旁慶豐路道路停車巡檢員這一崗位,并詳細介紹了工作內容、工作時間、薪資福利以及該崗位對維護社區周邊秩序的重要性。雷女士對這份工作較為認可,當即參加了面試。在近期的就業服務回訪中,傳來好消息:雷女士已順利入職并簽訂勞動合同,她對這份新工作感到十分滿意。
丹盛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通過盤活商圈資源以及精細化的服務,實現了求職者意愿與崗位需求的精準對接。它讓像雷女士這樣的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專業的就業指導并找到合適的工作。這種“商圈+就業”的服務模式,不僅為居民解決了就業難題,更激活了轄區資源的民生價值,將商圈的繁榮發展直接轉化為惠及社區居民的實在福祉。讓“家門口的就業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實,持續為社區和諧穩定與民生幸福注入活力。(通訊員 劉怡)
責任編輯:李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