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以水為筆,譜寫善水惠民潤州篇章
在潤州,水不僅是奔涌的資源,更是承載歷史、滋養民生、凝聚共識的文化血脈。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水利部門以水為媒,匠心統籌保護與發展、管護與創新、管理與宣傳,將“水文章”做深做實,讓治水興水的成果化作可觀可感的惠民福祉,悄然書寫著人水和諧的潤州篇章。
統籌“保護”與“發展”,寫深“水文化傳承惠民”篇章
潤州區水利局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中心,連續六年承擔區級民生實事項目。工程建設前期,深入基層群眾開展調研,有效化解矛盾,并將群眾合理化建議充分吸納至水利規劃設計中。在實施八公洞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期間,注重保護歷史文脈,完整保留金牛池文化遺跡,實現傳統遺產與現代水利工程的有機融合。
在韋崗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中,統籌推進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科學栽植多種經濟果木,既顯著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亦切實促進農民增收。在高質量完成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的基礎上,勘察發現江邊一片毗鄰長江的荒地雜草叢生,很多市民在此處駐足遠眺長江。區水利局積極響應民眾訴求,全面清理堤防燈塔周邊的雜草及雜物,精心打造市區觀賞長江壯闊景觀的好去處,使市民在享有防洪安全保障的同時,亦可領略長江浩渺之氣象,深刻體驗水文化的獨特魅力。始終秉持“建管并重”的理念,建立健全工程后期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每一項民生工程都能持久發揮效益,讓水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于民、澤被后世。
堅持“管護”與“創新”,寫實“水文化共治共享”篇章
潤州區水利局堅持以河長制為抓手,大力弘揚水文化。“十四五”期間,建成集水文化展示與河湖管護于一體的區級河長制主題公園,精心打造親水文化宣傳陣地,生動展現地域水文化魅力,宣傳惜水護河傳統美德與人水和諧理念,提升群眾的水生態保護意識和參與度。推動建成全區首家河長驛站,舉辦以“水文化傳承與河湖共治”為主題的社會河長沙龍活動,交流研討,深入挖掘水文化內涵,傾聽社會各界對河湖長效管護、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積極推進富含水文化底蘊的幸福河湖建設 ,編制全區幸福河湖建設規劃,按照序時進度完成塔影湖、運糧河、御橋港等20余條幸福河湖建設任務。
強化“管理”與“宣傳”,寫好“節水文化潤人心”篇章
“十四五”期間,潤州區水利局高標準完成了國家級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創建工作;制定了錨鏈制造行業的用水標準,填補了錨鏈制造行業用水量定額的空白。加強河道采砂和水行政執法監管,實現源頭治理,長江潤州段非法采砂基本禁絕。對家居建材市場用水器具進行抽查,防止銷售淘汰的非節水型器具。打造水資源保護潤州特色,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為契機,創新開展水文化宣傳活動。持續舉辦“水韻潤州”“童眼看水”等攝影、書畫、篆刻系列比賽,群眾參與度不斷提升;編制《鎮江市潤州區水情教育地圖》和《“童眼看水”綜合實踐活動手冊》,挖掘長江、古運河、運糧河等地域文化,講述“水故事”。為社區、學校、企業更換節水器具400余件,開展節水護水調研20余次,發放各類宣傳冊2000余份,營造全民愛水節水護水的濃厚氛圍。
未來,潤州區水利局將繼續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水環境的新期待,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治理,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譜寫水利惠民新篇章。(彭燾)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