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摔骨折,煙花惹禍誰買單?
金山網訊 2024年正月初一晚,某商鋪老板王某帶著孩子在店門口燃放煙花慶祝春節,外賣員小李騎電動車趕往商家取餐時,恰巧途經該商鋪。不料突然“砰”的一聲巨響,小李嚇得一激靈,猛捏剎車后連人帶車重重摔倒在地,致手部受傷。警方到場后查明王某在禁燃區燃放煙花,對其處以了200元罰款。之后,小李住院手術治療,醫院出具診斷證明為:左手小指近節指骨骨折,雙手右肘皮膚挫裂傷,建休三個月。然而,關于后續的賠償問題,小李與王某始終未能達成一致,小李訴至法院。
“放煙花是傳統習俗,我就是想熱鬧一下,而且我放煙花前喊過‘注意安全’。”王某當庭“喊冤”,提出煙花的說明書上載明8米之外系安全區,當時煙花離小李有15米遠,而且冬季夜晚地面濕滑、路燈也暗,小李自己不注意,不戴頭盔、車速又過快,才是摔倒的主要原因。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財產權受法律保護。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王某在禁燃區燃放煙花的行為,具有明顯違法性和高度危險性,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酌定王某承擔70%責任。小李作為專業外賣配送人員,應具備相應注意義務,尤其在夜間騎行更應提高警惕、保持謹慎,且其存在未佩戴護具等過失,酌定其自行承擔30%責任。
歡慶傳統佳節,也應以遵守法律法規為底線,在政府劃定的禁燃區內,任何理由的燃放煙花爆竹行為均屬違法。煙花燃放說明書標注的“安全距離”僅能防止物理爆炸傷害,而在相對安靜的夜晚,煙花的巨響可傳播百米,容易引發心理應激反應。即使存在夜色昏暗、路面濕滑等客觀因素,但若無突發驚嚇,一名專業騎手在正常騎行狀態下不易發生失控摔倒。此外,案涉商鋪門前屬公共區域,人車往來頻繁,作為店鋪負責人,王某應具備更高的公共安全風險防范意識。
法官提醒:對于廣大群眾,城市禁燃區的劃定是為公共安全設置的“法治護欄”,若確需燃放,請認準政府指定安全區域并做好防護。對于騎手,送達時效誠可貴,生命安全價更高,夜間配送要開啟車燈、佩戴護具,主動觀察潛在風險,及時降低行駛速度。(通訊員 白雪 吳靈玲 金山網記者 董禮)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