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聞蟬鳴
□ 盧宏慧
“蛻形濁污中,羽翼便翾好。秋來間何闊,已抱寒莖槁。”這是蘇東坡描寫蟬的詩。蟬在幼蟲時潛伏在污濁之泥洞里很長的時間,直至炎熱的夏季才蛻形化成飛蟬,羽翼輕便快捷,輕柔地飛過,姿態優美。秋天來到時,秋高氣爽,天地間何其寬廣遼闊,但飛蟬這時為了繁衍已抱著枯槁的枝條結束生命。詩中將蟬的蛻變成長一生描述得形象動人,耐人尋味。
此時正值大暑,陽光大盛,蟬兒們伏在熾熱的樹干上發出陣陣鳴叫聲?,F在我已年近半百,耳朵里開始常常出現鳴叫聲,像極了蟬鳴。下個節氣就到立秋,而到秋天之處暑,夏蟬求偶之長鳴已不聞,只有日暮秋蟬之短鳴,哀嘆生命精彩而短暫。一時我會想起童年與同村孩童一起玩耍的場景,那些在一起捕蟬的日子。
處處聞蟬鳴,須知五月中。記得那年夏天午時,烈日炎炎。午飯后的我已被父親要求午睡。可實際上當年農村里的小孩沒有一個愿意睡午覺的,我也不例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小美和小好是我村里同齡的伙伴。此時已躲在我家窗戶外,輕輕敲了下窗子。我在床上翻個身,看父親還睡著。過一會兒,又聽見屋外“喵”的一聲,知是暗號,于是我慢慢爬起床,躡手躡腳地溜了出去。與兩人會合后,開心地飛速跑開。走在村子泥路上,樹上蟬聲陣陣。三人的嬉笑聲與蟬鳴聲一道,奏響著童年夏天的快樂曲子。
利用午休時分捕蟬是我與小美、小好三人早就商量好的。他們兩人早已準備好捕蟬工具,做得非常簡易。一個塑料袋用鉛絲一繞形成袋口,綁定在一根長樹枝上,做成捕蟬網。小好拿著網在我眼前晃了晃,顯示他的能干。小美拿著一個空的塑料袋,準備好放蟬。而我負責根據蟬鳴聲查找樹上的蟬。我們來到路邊的樹下,仔細地聽音,查找蟬的位置。不一會兒工夫,我就發現幾只趴在樹上的蟬,輕輕告訴小好,指給他看。他點點頭。只見他輕輕地靠近樹下,越來越近。說來也怪,當他靠近蟬時,會發現這一片的蟬突然安靜了下來,與周邊樹上的尖銳蟬鳴聲形成強烈對比。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此時我們三人都不再發出聲響。小好來到樹下,踮起腳尖,將蟬網慢慢地靠向蟬,在接近蟬時,手上突然加快往它身上罩去?;蛟S蟬兒覺察到了危險,在網口就快罩到時雙翅一振往上邊飛去。只聽“啪”一聲蟬網打在樹上,驚得樹枝上靠近的幾個蟬一起飛走。我和小美在旁看得著急,忙對他說,罩網的時候要慢點。捕網罩不住蟬兒是常有的事,所以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巡查。小美眼尖,又發現另外一棵樹上的蟬寶寶。蟬寶寶黑黑的身子趴在樹上,像一個樹結,眼神不好的話,還真發現不了它。有了上次捕蟬的經驗與教訓,小好這次穩了很多。手中的網口平舉靠近蟬兒,越來越近。蟬兒想飛時已來不及,被網罩了個正著。
捕捉到蟬兒,我們都感到開心有趣。當蟬被蟬網罩住時,不停在蟬網里亂飛亂撞,發出“噗噗噗”的聲音。小好小心翼翼將網口慢慢地沿著樹干往下滑動,小美則在樹下將網口一收,蟬兒就被捉住。他伸手將蟬兒從網袋中拿出,輕輕一捏,蟬發出“知知”的聲音,他開心地說:“這個不是啞巴,是個公的,會叫。”我們把不會鳴叫的母蟬稱之啞巴。捉住了蟬,小美會逗弄它的腹部,蟬兒就癢癢地直叫。為防止它飛走,頑皮的小美把它的一個翅膀給撕掉半截。蟬兒失去半截翅膀,就像失去了自由一樣,在手心里撲騰著,卻始終飛不起來。
孩童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一兩小時后,我們結束了捕蟬,又約好了下個活動?;氐郊液?,我將捉住的蟬放進蚊帳里?;蛟S是太討厭夏天的蚊子,或許是大人騙小孩說的,飛蟬吃蚊子,總之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我是天真地相信它能驅蚊。睡覺時,我把蟬放在臉上、手臂上,蟬兒慢慢地在皮膚上爬著,癢癢得很舒服。蚊帳內,那些沒有折翅的蟬兒在蚊帳開合時總想趁機飛走,卻又被蚊帳阻隔,此時天地在它心里便有了內外之分。
小時候捕蟬,除了樹上的飛蟬,有時連地面小泥洞里未脫殼的蟬蟲也不放過。用一根小樹枝伸進泥洞,蟬蟲會用它的小爪子緊緊抓住樹枝,緩慢地將樹枝提出,未脫殼的蟬蟲隨之而出。包括樹干上還有一些準備脫殼重生的蟬蟲,這些蟬蟲拼盡全部力氣,冒著危險從地上的泥洞里快速爬出,好不容易爬上樹,沒想到會被我們幾個小孩用網罩了下來,最終沒能實現羽翼飛升,繁衍后代?,F在想來,孩童時很多行為確實不應該。而今的我們看到螞蟻成群結隊也會主動讓開,不會踩踏螞蟻??赡莻€年代在農村長大的男孩,誰又沒有對著螞蟻群開心地撒過尿?誰又沒有干過水淹螞蟻窩的事?我想,這勉強可以算是一種童趣,也是童年的我們不會忘記的一部分記憶。
小時候老房子墻角邊總有一種花,名叫鳳仙花。花很美,那一簇簇的花紅,如夢如幻,似真似假,像夢一樣,時常會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它的花種藏在一個橢圓形的苞里,用手輕輕一碰,花苞炸裂開來,種子就灑落泥土里,等待來年春暖花開?,F在住在熱鬧的城市小區里,想見到它的繽紛色彩已成了一種奢望。我們三人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也同這鳳仙花一樣,雖絢爛精彩卻轉瞬即逝,似夢幻般存在于記憶中。
小美在三十歲那年的一個早晨,因突發心臟病而離開了人世間。小好在外地工作也是多年難得見上一面。童年的回憶,天真而純潔。當我們青春不再,漸漸老去時,這段捕蟬的兒時記憶越發印象深刻,雖短暫卻精彩珍貴,像一顆種子深深埋藏在心底。再回首往事,種種悲歡離合,猶覺如蟬之一生,于濁污之處,孕育生長多年,只為蛻形瞬間精彩,存世繁衍,可贊可嘆。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