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2193億元,省屬企業“承重墻”作用凸顯
上半年江蘇省國資監管企業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穩健前行,多項運營指標呈現“穩中有進”態勢。上半年省屬企業表現穩健,實現營業收入2193億元,利潤總額283.2億元,在營收和利潤上均實現正增長,為穩定全省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
江蘇國企具有深耕主責主業的定力與擔當。省國信集團在煤電企業“雙降”寒流中迎難而上,利潤總額超40億元、新增裝機超700萬千瓦,沿海天然氣管道建設亦取得實質性突破。江蘇交控上半年投資基礎設施233.68億元,寧揚長江大橋等4個項目建成通車,路網暢通率高達99.68%。蘇豪控股集團面對復雜國際形勢,外貿展現驚人韌性,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并成功打造“中國—中亞貿易暢通合作平臺”。
然而,承重之責不僅限于支撐當下,更在于托舉未來。面向長遠發展,江蘇省屬企業正以創新為矛,向新質生產力的高地發起沖鋒。省規劃設計集團向“數”而行,以數據要素應用為核心在智慧城市領域精準捕捉近400條商機,東西部協作項目亦成為開拓省外市場的“先手棋”。高投集團推動“省級母基金—產業專項基金—產業子基金”三層架構高效落地,上半年新增股權投資項目80個,投資金額同比猛增4.24倍。省農墾集團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組建省種業集團、設立10億元產業基金,蘇墾農發則加快米面油全品類布局,為糧食安全筑牢基石。這些布局如深扎于創新土壤的鋼筋,為經濟“承重墻”注入持久不衰的韌性與活力。
為夯實“承重墻”根基,使其在未來的經濟版圖中愈加堅固有力,江蘇國企亟需在多重維度上深化突破。一方面,要以深化改革激發“承重”新動能。持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推動資源向優勢主業與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可借鑒高投集團構建多層次基金體系的有效經驗,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完善靈活高效、符合市場競爭要求的選人用人與激勵約束機制,真正讓企業活力如泉涌流。第二,要以創新驅動鍛造“承重”硬實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研發投入,尤其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前沿領域搶占制高點。第三,要以開放合作拓展“承重”大格局。支持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第四,要以鏈式思維提升“承重”系統效能。推動省屬企業圍繞核心主業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應促進省屬企業間、省屬企業與地方國企、民企的深度協同,在重大項目、重要產業上形成合力,放大集群效應。
在宏觀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挑戰的當下,江蘇國企以2193億元的營收和穩健增長,托舉著地方發展的堅實希望。這份承重之力,源于對主業深耕的執著、向新興領域開拓的勇毅、以及改革路上不息的探索。展望未來,只有持續深化改革、銳意創新、擴大開放、鏈式發展,方能使省屬企業這塊“承重墻”更加堅不可摧。(金勝)
責任編輯:彭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