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法治護航繪就礦區新綠 司法守護書寫韋崗畫卷
韋崗,這片位于江蘇鎮江城西的土地,曾以豐富的礦產資源聞名,轟鳴的機器、穿梭的礦車是昔日的常態。然而,過度開采也一度讓青山蒙塵,生態傷痕隱隱作痛。作為扎根于此的基層司法行政單位,鎮江市潤州區司法局韋崗司法所親歷并深度參與了這片土地從“靠山吃山”到“養山富山”的綠色蝶變。我們用法治的筆觸,努力在“生態中國”的宏偉藍圖中,描繪屬于韋崗的“幸福畫卷”。
普法先行:播撒生態法治的“種子”
深知觀念轉變是行動的先導。我們緊密結合韋崗實際,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以及地方性生態保護法規作為普法重點。不再是枯燥的法條宣讀,而是:案例進村居:選取本地區及周邊因污染受罰、因復綠受益的真實案例,制作通俗易懂的展板、手冊,在街道、村委會、企業巡回宣講,讓群眾直觀感受“破壞環境必追責,保護生態有回報”。法律入企業:針對轄區曾有的采礦業和現有轉型企業,聯合環保部門開展“法治體檢”,講解企業環保責任、環境風險防范,引導企業走綠色、合規發展之路。特別關注關停并轉企業的遺留環境問題,提供法律咨詢,明確責任邊界。“指尖”微課堂:利用村居法潤民生群、企業法律服務群,定期推送生態環保法律知識、政策解讀和本地生態修復進展圖片、視頻,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潛移默化,深入人心。
調解促和:化解生態轉型的“陣痛”
生態修復、產業轉型,必然伴隨利益調整和矛盾糾紛。司法所成為化解相關矛盾的重要“緩沖帶”和“潤滑劑”:聚焦土地修復糾紛:在韋崗鐵礦等礦區生態修復工程實施過程中,涉及土地流轉、補償標準、施工影響等問題。我們提前介入,聯合街道、社區、自然資源規劃部門,搭建協商平臺,依據法規政策,耐心疏導,保障了修復工程的順利推進。調處涉企環境矛盾:曾有相關企業因環保不達標被關停,引發勞資糾紛。我們一方面依法支持環保整治,維護公共利益;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引導工人再就業或依法獲得合理補償,平衡了環境保護與民生保障。守護修復成果:對破壞復綠植被、在修復區域違規傾倒垃圾等行為,我們配合執法部門進行批評教育、調解賠償,并組織當事人參與義務植樹等“補過”活動,讓法治教育更具實效。
服務保障:共繪綠色發展的“底色”
法治不僅要“治病”,更要“強身”。我們主動延伸服務,為韋崗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法治支撐:護航綠色產業:為轄區引進的生態農業項目、鄉村旅游項目提供合同審查、法律風險評估等服務,幫助經營者規避法律陷阱,安心投資綠色產業。參與村規民約修訂:指導各村(社區)將生態環境保護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使其更具約束力和可操作性,激發村民自治活力,共建宜居家園。助力環境公益:暢通信息渠道,為符合條件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提供法律支持,探索通過人民調解達成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并引導進行司法確認,凝聚保護合力。
畫卷初展:幸福就在綠水青山間
如今,行走在韋崗,昔日的礦坑正被綠意覆蓋,山林的“傷疤”逐漸愈合,新生的草木在春風中搖曳。山澗溪流重現清澈,林間鳥鳴愈發清脆。村民們茶余飯后談論的,不再是機器的轟鳴,而是誰家小院更整潔,哪片果園豐收在望。這份寧靜、這份生機,正是我們心中最美的畫卷——一幅由汗水澆灌、由法治護航的“生態幸福圖”。
生態保護之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韋崗司法所將繼續堅守在基層法治一線,當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傳播者、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的忠實執行者、生態矛盾糾紛的有效化解者、綠色發展的積極服務者。我們將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為這幅正在繪就的“生態中國·幸福畫卷”增添更亮麗的法治色彩,讓韋崗的綠水青山底色更濃,讓金山銀山的成色更足,讓法治陽光照耀下的家園更加和諧美好!(陳悅)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