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以抗戰精神亮青春征程
金秋九月,莘莘學子重返課堂,迎接新學年的第一縷晨光。由中宣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教育部聯合主辦的公益節目2025年《開學第一課》將于9月1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節目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堂特殊的思政課不僅是對歷史的回望,更是對未來的奠基。它猶如一座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引導年輕一代從偉大的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找準自己的歷史方位。
銘記歷史是青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必修課,讓抗戰精神成為代代相傳的精神基因。節目將通過英雄連隊指導員的深情講述、紀念館館長的專業解讀、抗戰親歷者后代的家族記憶,將十四年抗戰的壯闊歷史栩栩如生地展現在青少年面前。這些真實的歷史敘事不是冰冷的教科書文字,而是有溫度、有情感的精神傳承。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學習抗戰歷史,能夠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從深重苦難走向偉大復興的艱辛歷程,增強對民族命運的切身感受,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心靈深處扎根生長。這種歷史教育超越了簡單的情感渲染,更是要讓年輕一代真正懂得和平的珍貴、自強的價值,從而建立起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
奮斗精神是抗戰的歷史饋贈,為青春成長注入不竭動力。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展現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共同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當代青少年雖然成長于和平年代,不再面臨硝煙戰火的考驗,但依然需要戰勝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與挑戰。抗戰精神深刻啟示我們,奮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克服困難的實際行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持之以恒的精神狀態。節目通過展現抗戰歷程的艱辛與輝煌,激勵青少年將個人奮斗融入時代洪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用今天的奮斗告慰昨天的犧牲。
開創未來是銘記歷史的最終目的,讓青春在與時代同頻共振中綻放光彩。八十年時光流轉,抗戰的歷史硝煙已然散去,但抗戰精神歷久彌新,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當代青少年生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生力軍和主力軍。他們需要從抗戰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認清自身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節目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巧妙連接歷史與現實,引導青少年不僅要做歷史的聆聽者和繼承者,更要做未來的開創者和建設者,將抗戰精神轉化為勤奮學習、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在科技創新、文化建設、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貢獻青春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開學第一課》以莊重而生動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愛國奮斗的種子;讓抗戰精神穿越時空,照亮青春前行的道路;激勵年輕一代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在民族復興的偉業中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江風)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