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路于民,攻堅富潤菜市場周邊環境“頑疾”
巡察推進民生實事落地見效
金山網訊 “以往開學時接送車輛多、路邊攤販多,都要堵好久,今天通暢多了。”一位送學家長感嘆。9月1日7時許,鎮江高新區蔣喬街道和大橋村的工作人員已駐守在慶豐圩路富潤菜市場周邊,全力疏導交通、維護秩序。此時,買菜市民、早餐食客與送學家長交織,行人、電動車、汽車在不足4米寬的路面上混行,極易發生擁堵。
作為富潤華庭、大橋新村等周邊小區的日常生活物資采購核心場所,富潤菜市場近年人氣持續攀升。但“便利”背后也滋生了環境“頑疾”。周邊商戶、自產自銷農戶長期占用慶豐圩路兩側擺攤,使這條連接居民區與市金山實驗學校的重要通道,在早晚高峰淪為“堵點”。尤其上下學時段,接送學生車輛、占道攤位與過往行人擠作一團,不僅通行效率驟降,更埋下安全隱患,車輛碰擦事故頻發,居民與家長的不滿與抱怨日益強烈。
市委第四巡察組在走訪中發現,富潤菜市場疏導點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周邊路兩側攤點密集、市金山實驗學校上下學時段交通嚴重擁堵。針對這一問題,巡察組要求鎮江高新區盡快改善該疏導點環境、加強日常管理,緩解路段擁堵現狀,提升周邊群眾滿意度。
記者看到,2014年建成的原有疏導點,已成為周邊環境的新“痛點”。臨街店面緊貼路面,居民購物時習慣將電動車停在店門口,進一步擠占通行空間。行人告訴記者,已建成 10 多年的疏導點年久失修,棚頂破損漏雨、地面坑洼容易積水。“之前這里垃圾隨意堆積,不僅成為蚊蠅滋生的溫床,更與周邊不斷改善的居住環境格格不入,‘臟亂差’現象嚴重拉低區域整體形象。”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為徹底打通交通“腸梗阻”,切實還路于民,鎮江高新區制定“分階段、破難點”方案,精準施策推進環境整治。為此,鎮江高新區果斷投入約18萬元,啟動改造工程:徹底清理原有疏導點周邊的垃圾,拆除160平方米的破舊疏導點,將新建疏導點向北退讓6米,最大限度“還路于行”。目前,新建疏導點已基本完工,正進行門窗安裝,預計9月中旬即可投入使用。
據了解,大橋村早在今年3月便先行一步,平整菜市場西側閑置空地,新建臨時疏導點,引導原先占道的早餐店、水果店集中入駐,化解了路段端頭的擁堵問題。更貼心的是,疏導點后方同步新建停車場,有效緩解了機動車亂停亂放對道路通行的影響。
為從源頭杜絕占道經營反彈,大橋村還將在菜市場旁專門設立“自產自銷蔬菜規范售賣點”,引導分散在道路兩側的農戶進入指定區域有序經營。
“在新建疏導點投入使用前,我們每天都會加強早晚高峰的交通疏導。后續,我們會配備專職保潔人員,常態化做好周邊環境衛生維護,同時加強日常巡查與管理,確保占道經營問題不反彈,徹底還居民一條暢通、整潔的出行路。”大橋村黨委書記王建中告訴記者。
此次富潤菜市場周邊環境攻堅,既是鎮江高新區落實整改要求、回應民生關切的務實之舉,更是破解城市“微循環”難題的生動實踐。從臨時疏導點的先行建設,到老舊設施的升級改造,再到長效管理機制的同步跟進,每一步都緊扣群眾“出行暢、環境美”的需求。隨著各項措施落地見效,相信這條曾經的“堵點路”很快就將變身“舒心路”,不僅提升周邊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更為城市精細化治理積累寶貴經驗,也為后續類似民生難題的解決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高新樣本”。(記者 姜萍 通訊員 張兆月 吳秀娟)
責任編輯: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