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急診醫學科手外科團隊:“極限拼接”,全形再造缺失中指
金山網訊 因為一場意外,市民小徐的右手中指中遠節被機器無情壓碎,食指皮膚及外周組織如脫手套般被撕脫,疼痛與恐懼交織,場面觸目驚心。時隔8個月,小徐如約來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手外科,接受第二次手術——手指全形再造術。5名手外科醫生連續12小時的“移趾接指”,終于讓這名年輕小伙重新擁有了一根“可觸、可感、可用”的新指頭。至此,鎮江首例長段手指全形再造術宣告成功。
“手術后,新的手指觸碰東西有感覺,外形和功能也基本沒有受到影響,非常感謝醫生。”22歲的小徐看著缺失了8個月的右手中指“失而復得”且功能良好,嘴里重復著感謝的話語。
去年的11月25日,是小徐生命中黑色的一天。當日,他因外傷導致右手中指毀損、食指脫套傷,被送至市一院搶救,雖然醫生為其患指進行皮瓣修復,但因中指的中遠節毀損造成了永久性的缺失。經過休養,小徐的殘指斷端已經愈合,但那根缺失三分之二的中指,成了他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嚴重影響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今年7月,小徐滿懷期待再次來到市一院,與手外科團隊溝通,希望通過先進的手術技術,重新擁有一根與以前一樣的中指。
“像這名患者的情況,以往會截取健康的腳趾進行重建,但畢竟腳趾的形態與手指差異較大,移植后,外形不美觀,而且還會因此缺失一個腳趾。根據手外科目前最先進的全形再造理念,通過‘拼接’技術,不僅可以再造一根外觀差不多的手指,還能具備和‘原裝’手指差不多的感覺和運動功能,而且腳趾的數量一個都不少,不影響腳部運動功能。”為了更好地滿足小徐的心愿、最大限度保障手術成功,市一院手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政在術前組織了科內討論,精心設計手術方案,并邀請醫院醫學影像科、超聲醫學科等科室專家協作,對小徐手指和腳趾的動脈神經血管進行精準定位。鑒于手術涉及手、足及髂部多個部位,且手術時間較長,團隊還與麻醉科專家共同制定了個性化的麻醉方案。
今年7月26日,“右中指全形再造手術”開展,醫生通過復合組織游離移植技術,取小徐左足踇甲骨瓣、第二趾近側趾間關節及屈伸肌腱及相應血管神經束,聯合部分髂骨,最后拼裝成與其右手中指大小、長度幾乎無異的全新手指。“拼裝”完成后的手指在顯微鏡下與中指殘端進行吻合對接,經過5名手外科醫生12小時不間斷的努力,細若游絲的神經和血管被逐一縫合、連接,新手指通血獲得新生。
術后,在醫護團隊的嚴密監測和護理下,小徐并未發生血管危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功能康復,其再植手指將會恢復到趨于正常的水平。而這項技術的開展,也將幫助像小徐一樣因意外缺指的患者實現“保指”與“功能”兼顧的治療期待。(孫小培 朱研 記者 楊泠)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