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在基層治理中繪就民生“溫暖圖”
深耕“家門口” 暖心“零距離”
金山網訊 前不久,京口區正東路街道酒海街社區網格員在日常走訪巡查時,發現一根老舊電線桿嚴重傾斜,存在安全隱患。網格員立即上報,社區迅速啟動應急機制,聯合共建單位京口區委老干部局進行現場勘查并制定清理方案,隨后協同專業施工隊伍實施作業。施工隊高效完成拆除工作,獲得居民一致好評。
在正東路街道,“深耕家門口,服務零距離”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工作人員每日丈量街巷、叩響心門的真實寫照。一次次走訪、一件件實事、一步步走近,正東路街道以“零距離”走訪為紐帶,以“家門口”服務為抓手,推動資源下沉、服務前移,既在群眾心中架起了“連心橋”,也在基層治理中繪就了一幅溫暖的民生畫卷。
精準識別需求 在“家門口”深挖服務痛點
走訪,不僅是簡單的敲門入戶,更是感知民生冷暖的重要途徑。街道通過系統摸排與分類建檔,將群眾需求按緊急程度和服務類型進行“星級”劃分,真正做到“一戶一策、一類一訪”。聚焦社區共建,街道積極推動多家機關事業單位、學校與企業等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共同落地完成“幸福百分百”迷你庭院改造、科普健身廣場建設等21項民生項目。工作人員還特別關注特殊群體,建立涵蓋困境兒童、高齡老人、殘疾人等在內的“星級服務清單”,通過常態化走訪,精準識別需求,實現服務的精準投送。
快速響應難題 以“零距離”傳遞暖心關懷
街道始終堅持“走訪不止步、服務不斷線”的工作機制,確保群眾各類訴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借助機關單位與社區結對機制,推動多家單位支持社區安裝便民設施、修復監控設備、修剪高大樹木、建設黨群服務站等民生實事落地。截至目前,已有8個項目順利完成,其余項目也在穩步推進。通過“動態走訪+系統核查”機制,街道為25名困境兒童提供學習與生活物資援助,為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上門關愛服務1086人次,為困難高齡老年人提供生活護理服務21人次,按流程幫助16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辦理兩項補貼申領,協助10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完成“以獎代補”簽約,真正實現“政策找人、服務上門”。
整合資源服務 用“精準化”筑牢民生底線
服務不僅要“解難題”,更要“賦能量”“傳溫暖”。街道積極推動各類資源向民生領域匯聚,引導結對企業參與社區公益。常熟農商行、紫金農商行等支持街巷改造,人保公司、銳海宏森建設工程公司等參與困境兒童幫扶,招商銀行開展“銀社聯動”反詐宣傳,智匯意合傳媒、翔信信息等支持打造“樹下議事角”,逐步形成“社區牽頭、多方參與、群眾受益”的共建共治格局。街道同時深化“一老一小一困”關愛體系,推動未成年人保護、養老服務、殘疾人幫扶等工作深度融合,筑牢民生保障底線。
下一步,正東路街道將繼續深化“家門口”服務體系,讓更多居民從細微之處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在點滴生活中見證美好的發生。(通訊員 陳道鳳 胡文迪 記者 林蘭)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