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科技幫扶助力人才培育 品牌運營打造明星產品
近日,在江蘇鎮江京口經濟開發區(諫壁街道)上堭村新建的果蔬大棚里,“新農人”王輝正忙著查看瓜藤長勢。他負責種植的“鎮甜二號”(白富美)甜瓜因其晶瑩剔透的果肉、脆甜多汁的口感,成為上堭村特色農產品中的“明星產品”。這份甜蜜事業的背后,離不開鎮江市農科院研究員馬志虎博士的科技幫扶與人才培育。
品種革新:全鏈條賦能鄉村產業
作為江蘇省“好西甜瓜”品種,“白富美”這一鎮江本土品種甜瓜的誕生凝聚了馬志虎博士團隊十余年的育種心血。在市人大的幫促下,駐村第一書記牽線市農科院,引入馬博士團隊自主研發的“鎮甜二號”(白富美)品種,并親自指導王輝等“新農人”開展種植。
馬志虎博士采用“品種+技術+品牌”全鏈條扶持模式,為種植戶量身定制“三步賦能法”:依托實訓基地開展系統理論教學,通過“田間課堂”進行手把手實踐示范,同步導入綠色生產技術體系。在他的指導下,王輝的種植筆記中詳細記錄了控溫、控濕、控肥、控藥的“四控秘訣”。從整枝留蔓、精準授粉到防蟲網角度調整,馬博士均親自示范,將關鍵技術要點傾囊相授。王輝等“新農人”不僅學到科技種植的理念和技術,也感受到馬博士身上散發出的為農情懷,堅定了科學化種植的信念。
人才培育:線上線下孵化“新農人”
為幫助王輝等“新農人”快速掌握技術,馬志虎博士構建了線上線下融合的多維培訓體系。線下,他定期深入村莊開展現場教學,面對面指導種植戶解決實際問題;線上,通過微信、抖音等平臺開設“甜瓜種植微課堂”,實時解答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等方面的疑問,實現技術指導“零時差”。5月氣溫變化大,易產生病蟲害,王輝通過視頻連線獲得防治方案,有效阻止了白粉病等病害的發生。
在馬志虎博士的鼓勵下,上堭村明確了目標方向,將向著建成鎮江首個“‘白富美’甜瓜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努力,并重點培養王輝等骨干“新農人”成長為技術帶頭人,帶領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同時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
品牌賦能:小甜瓜闖出大市場
馬志虎博士深諳“品質+品牌”的現代農業發展法則,他提出:“‘白富美’甜瓜要真正成為富民產業,必須從田間地頭走向品牌化發展之路。”依托上堭村“水韻上堭”農產品品牌,他將科技培育的品質內核與地域文化特色深度融合,為這顆甜瓜注入了獨特的品牌靈魂。下一步,上堭村將通過構建“品質分級+精準營銷”體系,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通過企事業單位定制化認購、社區團購直通車等銷售渠道,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得益于品牌化運營與多元化銷售策略,預計今年果蔬大棚甜瓜收入將突破30萬元。
“恒致遠:為農者必具恒,方能致遠!”這句話是馬志虎博士的座右銘,如今正在上堭村的瓜田里悄然生根發芽。(陳淑書 孫濤 景泊)
責任編輯:費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