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鷹特材高性能氣凝膠絕熱氈量產下線
為新能源制造打造“熱安全鎧甲”
金山網訊 近日,在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鷹特材”)潔凈明亮的智能化生產車間里,一批長270米、寬度1.5米,呈銀灰色柔性氈狀的氣凝膠絕熱卷材正沿流水線緩緩成型。這批剛完成超臨界干燥工藝的氣凝膠材料,將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內部電芯之間的隔熱防護,成為保障電池安全的關鍵材料。
2025年初,該氣凝膠絕熱氈成功入選江蘇省“三首兩新”首批次新材料名單,獲得省工信廳權威認定。這不僅是公司首項省級重磅榮譽,更是江蘇省在該前沿材料領域創新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它就像是電芯之間的‘防火隔墻’。”海鷹特材新材料研發部技術工程師周建濤手持樣品介紹,“在動力電池發生熱失控時,局部溫度可在數秒內升至超高溫度,傳統材料難以阻隔高溫蔓延。而我們這款氣凝膠絕熱氈,能夠在0.5毫米左右的厚度下實現長時間高溫隔絕,延緩熱擴散速度,為車輛安全系統響應和乘員撤離贏得寶貴時間。”
目前,該產品已被國內多家主流動力電池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采用,應用于電池模組電芯間隔熱、電池包上蓋防火防護以及整車高溫管路隔熱等關鍵部位。其超低的導熱系數、A級阻燃性能等,能夠有效應對電池系統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電及復雜運行環境對材料提出的嚴峻挑戰。
“尤其是在電池包內部。”周建濤補充說,“氣凝膠絕熱氈在極端條件下依然能保持結構完整和隔熱性能不變,避免高溫導致電池整包短路或起火,顯著提升整車安全性能。”
這款產品是海鷹特材研發團隊長期以來技術攻堅的成果。自2016年立項啟動以來,團隊先后突破“纖維基材界面調控”“溶膠-凝膠過程精準控制”“高效疏水改性”等關鍵技術,將改性周期(在材料改性過程中完成一次改性處理所需的時間)從72小時大幅縮減至40小時,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并降低能耗。2023年,產品完成中試驗證并實現規模化量產,憑借過硬質量成功切入小米汽車供應鏈,當年即獲小米汽車批量訂單,產值突破8000萬元。
2024年,企業再接再厲,收獲訂單氣凝膠絕熱氈超300萬平方米,年產值預計突破1億元。目前,海鷹特材已成為小米汽車和新型儲能領域頭部企業的重要材料供應商。
海鷹特材總經理趙宇深耕氣凝膠領域超15年,曾于2018年獲中國氣凝膠專利金獎。他表示:“我們從2011年成立之初就認準氣凝膠的戰略價值。如今不僅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化,更在新能源市場上站穩腳跟。”當下,企業正在推進超薄型氣凝膠、酚醛樹脂增強型等多類新品開發,積極布局儲能隔熱、消費品應用等新場景。
未來,海鷹特材將繼續投入研發與產能雙擴容,持續拓展氣凝膠材料在新興領域的應用邊界,打造“中國氣凝膠原創技術策源地”,鞏固企業“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行業地位,為江蘇乃至全國新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李長興 張艷榮 記者 潘宇琴)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