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圍城》及鎮江醋
□ 韓石山
錢鐘書先生“會”釀醋,這是我看《圍城》的一個小小發現。
錢先生不是山西人,也未到過山西,他是無錫人,無錫的對面是鎮江。鎮江出醋,地方特產,差不多全是這地方及周邊地方人的口味培育出來的。錢先生“做醋”,只會做鎮江醋。鎮江醋跟山西醋的差別在于,山西醋就是個酸,鎮江醋發甜。
這甜是怎么來的呢?外行人以為準是加了糖,我還多少懂點兒,知道絕不會是加了糖,多半是原料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了某種酶,這種酶發甜,做出的醋就有了淡淡的甜味。《圍城》里,有兩處拿這種誤識嘲諷那些無來由就嫉恨的人。
我看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本子(2021年1月第16次印刷)。一處在第331頁,說這幾天,方鴻漸、孫柔嘉小兩口鬧別扭,方不隨孫去她姑姑家,孫回來說起在姑姑家聽到的什么新聞,“鴻漸總心里作酸,覺得自己冷落在一邊,就說幾句話含諷帶刺”。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孫柔嘉又要去姑姑家,兩人吵了起來,柔嘉說:“來去我有自由,給你面子問你一聲,倒惹你拿糖作醋。”
另一處在第342頁。冬至這天,方家老太爺打來電話,要兒子媳婦晚上回家吃冬至飯。鴻漸跟柔嘉說了,柔嘉說:“真跟你計較起來,我今天可以不去,前一晚姑母家里宴會,你不肯陪我去,為什么今天我要陪你去?”鴻漸笑她拿糖作醋——去姑姑家跟去公婆家能一樣嗎?
這兩處都可說是借喻。《圍城》寫的是世態人情,人情中“羨慕嫉妒恨”是常有的事。這種情緒,往淺里說,就是吃醋。錢先生既通曉釀醋術,想來醋碗就在手邊,書中這里那里總會灑上幾滴醋水。茲舉三例——
第55頁:趙辛楣對方鴻漸雖有醋意,并無什么你死我活的仇恨。
第286頁:辛楣取過相片,端詳著,笑道:“你別稱贊得太熱心,我聽了要吃醋的。”
第297頁:方鴻漸暗想,蘇文紈也許得意,以為辛楣未能忘情,發醋勁呢。
醋碗不會端得很平,有時不免灑出來潑在地上,于是筆下也就變了花樣。第69頁有一例。方鴻漸搭上唐曉芙,約出共進餐,提出要去唐家拜訪,唐小姐說非常歡迎,又說父母對她們姐妹絕對信任,“不檢定我們的朋友”。鴻漸“在回家里的洋車里,想今天真是意外地圓滿,可是唐小姐臨了‘我們的朋友’那一句,又使他作醋潑酸的理想里,隱隱有一大群男孩子圍繞著唐小姐”。
錢先生的“釀醋術”,不止這么簡單的幾招。山西醋里有“老陳醋”,指放上一兩年的醋,多了也不好。不知鎮江醋里有沒有“老陳醋”,倒是錢先生的“釀醋作坊”里,確確實實有“隔年醋”。第277頁,方鴻漸和孫柔嘉的戀愛關系確定后,柔嘉強迫鴻漸說出他過去的戀愛史,鴻漸不肯講,經不起柔嘉一而再再而三地逼,講了一點兒。孫柔嘉嫌不夠,他又講一些,柔嘉還嫌不詳細,說道:“你這人真不爽快!我會吃這種隔了年的醋么?”
我是山西人,山西的醋只說年份,地點上不刻意標榜。太原附近的清徐縣以產醋聞名,最有名的是“水塔牌”,好壞在那個“陳”字上,而不在是哪兒產的。《圍城》里的醋,前面說的“隔年醋”,也是按年份說的。錢先生聰明過人,“釀醋術”上,也不會甘于平庸。《圍城》里,他發明了一種新的品牌,以處所命名,稱之為“隔壁醋”。
乍一看,似乎是山西永濟市出的。永濟舊稱蒲州,黃河邊上有個普救寺,《西廂記》的故事就發生在那兒。他們要做醋,可以堂而皇之地叫“西廂醋”。錢先生筆下的“隔壁醋”,是在湘西三閭大學校園里釀制的。書中第254頁有詳細介紹——
孫小姐和陸子瀟通信這一件事,在方鴻漸心里,仿佛在復壁里咬東西的老鼠,擾亂了一晚上,趕也趕不出去。他險地寫信給孫小姐,以朋友的立場忠告她交友審慎。最后算把自己勸相信了,讓她去跟陸子瀟好,自己并沒愛上她,吃什么隔壁醋,多管人家閑事?
怎么起了“隔壁醋”這么個品牌名?無他,陸子瀟住在方鴻漸隔壁也。
責任編輯:阿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