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醋擺不壞”有了科學解釋
封存25年,恒順香醋依舊達標
金山網訊 近日,恒順醋業研發團隊發表重要科研成果,首次通過系統實驗與科學數據,為“香醋擺不壞”這一民間智慧提供現代科學解釋。
恒順研究團隊對封存25年的4瓶恒順香醋進行開封檢測。結果顯示:其總酸、不揮發酸、還原糖、氨基酸態氮等關鍵理化指標,不僅全部符合GB/T 18187《釀造食醋》和GB/T 18623《地理標志產品 鎮江香醋》的理化指標規定,甚至部分指標優于現行要求;微生物限量也完全符合GB 27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醋》的限量規定。這意味著,這些香醋仍處于安全可食狀態,且風味猶存。
為進一步揭示其“風味密碼”,恒順研發團隊運用高效液相色譜、氨基酸分析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等先進設備,從分子層面解析恒順香醋的穩定性與風味演化機制,并獲得3項重要發現。“恒順香醋的酸類物質結構穩定,乙酸、乳酸、琥珀酸等基礎酸類含量保持高度穩定,奠定其‘酸而不澀、香而微甜’的風味基礎。同時,鮮味物質顯著提升,核心游離氨基酸完整保留,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鮮味氨基酸比例明顯上升,帶來更醇、更鮮、更立體的味覺體驗。此外,風味物質更加多元,老醋中揮發性物質總量較新醋提升13%,新檢出21種關鍵風味成分。酯類的花果香、吡嗪類的焙烤香,共同交織出獨特而持久的‘陳香’。”
值得一提的是,該研究不僅為民諺提供了現代科學解釋,更揭示了恒順香醋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釀造精髓——它并非簡單“保存”,而是在時間中持續“進化”,實現風味的升華與底蘊的沉淀。目前,相關科研成果已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釀造》發表。
恒順醋業研發中心主任李信表示,這項研究為傳統發酵食品的品質評價與保護提供了新視角,展現出中國釀造文化中蘊含的生命力與時代價值。“正如一壇歷久彌新的陳醋,東方味道正以更從容、更科學的姿態,飄香世界,講述更深厚的中國故事。”(王娜 陳雯 記者 周迎)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