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繪寶堰 畫家走進——江南紅色寶堰古鎮”采風寫生作品展暨寶堰畫院、寶堰美術館揭牌儀式舉行
金山網訊 翰墨飄香,群賢畢至。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近日,藝術家們齊聚千年古鎮——丹徒區寶堰鎮,共赴“心繪寶堰 畫家走進——江南紅色寶堰古鎮”采風寫生作品展暨寶堰畫院、寶堰美術館揭牌之約。

該活動旨在深入貫徹落實《“文藝賦美鄉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要求,以文化筆墨描繪鄉村振興新圖景的生動實踐。簽名環節采用不同以往的新形式,一改傳統的簽到表轉而攤開宣紙、倒上墨汁、擺上毛筆邀請參加人員用毛筆簽名。他們飽蘸濃墨、逆鋒起筆、一氣呵成。

揮毫落紙如云煙,一支丹青妙筆,描繪古鎮新韻。據悉,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協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原鎮江中國畫院院長,寶堰鎮榮譽居民丁觀加先生攜五位畫家深入古鎮街巷紅色舊址采風,留下諸多精品——在參展作品中,既有勾勒漕河帆影古宅黛瓦的寫實之作也有描繪紅色意蘊、鐵軍精神的寫意之品,筆墨間盡顯古鎮韻味與革命情懷。揭牌儀式之后便是這批采風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丁觀加的兩幅作品
“我是寶堰人,總想著為這里多做些事。本次采風,我們畫家們以新四軍舊址為重點創作對象,作品充滿熱情,希望借此活動推動將鄉村振興與藝術文化相結合,促進寶堰文化的持續繁榮。”丁觀加先生介紹,今年4月,他組織卞美崗、谷洪、趙金才、馬軍、吳煜明五位畫家深入寶堰,瞻仰新四軍一支隊司令部舊址、抗戰紀念碑、烈士陵園等紅色遺址,并漫步通濟河畔,對老街古巷、小橋流水進行寫生。

各位畫家用藝術致敬歷史,以丹青連接未來。展覽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那段熱血澆灌的紅色記憶,品味這座千年古鎮的歲月沉香。歲月的煙云與英雄的足跡共同沉淀于此,鑄就了它獨特的歷史風貌、風骨精神與文化肌理。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雅集,更是一項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文化盛事。它標志著寶堰的文化藝術事業開啟新篇,也為古鎮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通訊員 李征程 李嵐 陳新 記者 譚藝婷)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