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 | 荔枝網評:領略“大哉河海”,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
特約評論員/蘇曉萱
江蘇,襟江帶海、河湖縱橫,是中國唯一同時坐擁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今年,恰逢河海大學建校110周年,這是一所與“水”共生共榮的高等學府,不僅承載著中國水利教育的百年薪火,更見證著一代又一代水利人“治水興邦”的初心使命。眼下,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正在江蘇大地火熱開展,而每一處沿江、沿河、沿湖、沿海的蹲點采訪,既可以充分挖掘水利事業的深厚內涵,也能夠讓人們更好的從水文化中汲取青春智慧與精神力量,必將激勵廣大青年躬身篤行、實干奮進。
領略“大哉河海”,書寫“治水興邦”。走進河海大學、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以及浦口火車站歷史風貌區等地,在百年學府中見證河海學子“治水報國”的青春華章;漫步江灘濕地,感受“長江入蘇第一洲”的生態之美;駐足百年站臺,在浦口碼頭的江風中重溫朱自清《背影》里的溫情,觸摸“水脈”串聯起的歷史記憶……聚焦國家水利戰略需求,一代又一代河海學子在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智慧水利等領域的科研突破與人才培養成果,正是河海大學助力江蘇乃至全國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百聞不如一見”,以“水”為脈,領略“大哉河海”,可以說是一堂生動的“大思政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承載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課改革創新取得顯著成績,高水平思政“金課”不斷涌現,備受莘莘學子好評。行進在壯闊的復興征程上,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圍繞愛國、青春、奮斗、水利主題,奉上一堂網上網下的“大思政課”,必將更好引導廣大青年在共情與共鳴、觸動與感動中堅定理想信念、積累真知真學、錘煉過硬本領,在新征程上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華章。
“大思政課”之大,大在是一門社會大課、一項系統工程,上好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課”,更是關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回望過去百十年,一部河海大學史,就是一部中國水利拓荒史,一代又一代河海人秉持“興學育才、治水興邦”的使命擔當,平湖萬里擔負起中國水利“半壁江山”,用赤子之心書寫出“水利報國”的盛世華章。看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從奔騰的長江到蜿蜒的淮河,從浩渺的太湖到壯闊的黃海,每一處走訪,所“描繪”出的都是青春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最美畫卷。新時代新征程,把思政課堂搬到更多現實場景中,善用“大”的資源、匯聚“大”的合力,“大思政課”必將更好發揮“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作用。
“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澆花澆根、育人育心,觸動心靈的“大思政課”才稱得上是成功,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采訪采風活動,以宏大的成就場景、生動的歷史敘事、深刻的哲理領悟、感人的家國故事,引發無數青年的思想律動和心靈共鳴。領略“大哉河海”,青春激蕩山河,從這堂生動的“大思政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堅定“為國為民”的人生志向,弘揚“永久奮斗”的光榮傳統,勇于創新創造、奮力拼搏進取,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廣大青年就一定能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復興的澎湃春潮,不斷譜寫無愧于前輩、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青春華章!(蘇曉萱)
詳情請見:https://m.jstv.com/news/2025/10/9/1425793884743610368.html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