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善用新型載體,引領青年學子將愛國情化為報國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和大思政課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水利部、人民日報社、共青團中央、江蘇省委網信委聯合主辦的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日前在河海大學舉行。
江河奔流,青春激蕩。當青年大學生將熾熱的家國情懷熔鑄于治水安邦、興水惠民的壯闊事業,青春理想在水脈與國脈的交響中奏響時代強音。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通過主題演講、情景演繹、音樂舞蹈等多元形式,網上網下同上一堂大思政課,精彩詮釋了青春愛國奮斗與新時代治水實踐的深度融合。這不僅是思想的盛宴,更是精神的洗禮,廣大莘莘學子在青春與祖國的“雙向奔赴”中深植家國情懷,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展示時代擔當。
以理想為筆,點亮青春信仰之燈。理想是指引青春航向的燈塔。從五四運動的吶喊到抗日戰爭的烽火,從新中國的建設到改革開放的春天,一代代青年始終懷抱救國圖存、振興中華的理想信念,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民族復興的壯麗史詩。“革命理想高于天”,這信念之火一旦點燃,便能迸發磅礴力量。當今青年學生生逢盛世,更應有所作為,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引導活動傳承革命理想信念,猶如火炬傳遞,照亮廣大青年大學生的前行航程。
以奮斗著墨,繪就青春擔當之色。“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是青春最鮮亮底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處處都是青年揮灑奮斗汗水的舞臺。“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當代青年發自內心的共同心聲。在科技攻關崗位奮力攀登,在搶險救災前線沖鋒陷陣,在奧運競技賽場奮勇爭先……青春沒有“躺平”選項,只有奔跑姿態。通過大思政課主題活動,奮斗精神在一線水利工作者分享的護水興水故事中得到生動體現,在紅旗渠修渠人及其后代重現的戰天斗地場景中得以傳承。
以實踐為尺,丈量青春報國之行。樹的種子埋進大地,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青春只有深深扎根于“為人民服務”的土壤中,才能煥發最耀眼的光芒。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河海大學辦學110年來,生動展現“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河海人”的傳奇佳話。堅定報國信念,當代青年的奉獻精神在江蘇“快樂蘇超”與貴州榕江“村超”的激情互動中自然流露,在奧運冠軍張雨霏、創業者王興興、演員劉昊然分享的拼搏故事中得以彰顯。
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90年前著名的“愛國三問”,至今依然振聾發聵。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新時代青年手中。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堅持守正創新,善用“云上大思政課”等新型載體,幫助青年學子系好人生第一??圩樱Τ砷L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越來越多青年學生將愛國情化為報國行,將奮斗身影匯入民族復興的磅礴交響?。ㄟB婕)
詳情請見:https://www.lyg1.com/lyg/2025-10-14/nbQra5NmLNO3RXv9.html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