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江上外賣”暖心升級熱食直達
高效又經濟,成本環保雙贏
金山網訊 秋日的長江鎮江段,江風微涼。一架無人機緩緩升起,機腹下穩穩懸掛著保溫餐箱,飛越寬闊江面,精準降落在錨地某貨船的甲板上。船員快步上前,取出食物,笑容滿面:“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江心還能吃上這么熱乎的現炒菜!”
這是自9月起,鎮江交通產業集團在無人機水上配送服務中新增的熱食與鹵菜配送服務。長江定易洲錨地的船民們,只需通過手機下單,不僅日常用品,連暖心暖胃的熱菜都能直接“空降”到船頭。
而就在8月初,鎮江大港荷花池臨時停泊區的中燃水上服務區也引入無人機配送,以“水上服務區+無人機配送”模式實現常態化運行,讓生鮮、日用品“飛”上船,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船員的物資補給難題。
從“補給站”到“熱廚房”,低空物流更貼心。過去,船舶錨泊于江心,生活補給對船員而言是道難題,想吃口熱飯更是奢望。據船員朱正生介紹,以前上岸采購來回得半天:先用交通艇擺渡,再換車前往市場;遇上天氣不好,只能干著急。單靠交通艇接送,一次就得耗時一兩小時。為圖省事,船員們常囤積方便食品,新鮮熱食成了奢望。
此次無人機“江上外賣”升級,不僅讓配送清單新增了熱食和鹵菜,溫暖了船民的胃,更溫暖了他們的心。
這背后,是低空物流技術從技術驗證到場景落地的堅實跨越。位于象山東吳賓館地塊的鎮江市低空產業融合基地,總占地44畝,一期已開發利用15.7畝。基地正全力構建以“載物、巡檢、培訓”為核心的三大低空應用場景,致力于打造集技術試驗、應用示范與產業孵化于一體的低空產業生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基地啟動CAAC執照培訓,目前已成功舉辦兩期,近百名學員順利結業,為低空產業輸送了專業人才。自9月起,基地采用大疆FlyCart30運載無人機,正式開展面向長江定易洲錨地停泊船只的常態化物資配送,涵蓋生鮮、日用品及熱食等品類,真正實現低空物流從技術驗證到常態化場景落地的跨越。
“空中走廊”高效又經濟,實現成本與環保雙贏。傳統交通艇配送,燃油、維護、人力成本高昂,而無人機配送采用電力驅動,維護相對簡單,單次運營成本較交通艇顯著降低。環保效益更為可觀,據估算,單次無人機配送較傳統交通艇可減少約15公斤碳排放。這條“空中走廊”,正悄然為長江生態減負。
科技改變生活,不僅于城市。在浩蕩的長江上,無人機正以節能、高效、環保的方式,守護著一江碧水,也守護著船上人家的煙火氣。這既是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科技賦能美好生活的江上縮影。
無人機配送的常態化,是鎮江低空經濟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市發改委低空經濟發展處處長陳云介紹,去年以來,鎮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妥有序圍繞“低空+文旅”開展空中游覽、航拍航攝、編隊表演、空中賽事等低空運營活動,推進“低空 + 農業”場景應用落地,同時拓展無人機在江河、跨江大橋、公路網、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巡檢業務。截至目前,鎮江已開通5條空中旅游線路,成功舉辦6場無人機賽事。“不僅如此,‘蘇超’鎮江主場的低空元素展示場次密、形式豐富,從飛機編隊拉煙、滑翔傘助陣,到千架無人機光影秀、熱氣球升空,再到無人機足球表演,鎮江主場已成了低空經濟的‘秀場’。”
未來已來,低空經濟描繪城市發展新圖景。市低空產業融合基地計劃在未來五年內,逐步探索并開發低空載人飛行、“三山+”低空文旅等特色項目。天空,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新維度。(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姚秀峰)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