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華章 | 常州:“青春汗水”修補生態畫卷,“洮湖之子”守護碧水安瀾
清晨六點,長蕩湖的薄霧還未散盡,常州市金壇區“洮湖之子”青年突擊隊隊員已經背著水質檢測儀,登上了搖晃的巡邏艇。船槳劃過水面,激起的漣漪中,幾尾銀魚躍出水面,遠處蘆葦蕩里傳來青頭潛鴨的清脆鳴叫——這幅生機盎然的畫面,是十年前的長蕩湖難以想象的。
作為太湖“前置庫”,這里曾因6.8萬畝圍網密布、排污企業扎堆,淪為“污濁湖”。長蕩湖旅游度假區主動扛起太湖上游責任擔當,組織“洮湖之子”青年突擊隊,積極投入到長蕩湖生態治理中,經過10余年的努力,長蕩湖完成了從“生產型”到“生態型”“休閑型”湖泊的華麗轉身,共直接削減化學需氧量22576噸/年、氨氮881噸/年、總氮2378噸/年、總磷823噸/年,水質穩定在Ⅳ類,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絕美勝地。
因湖施策——“三清一并”破困局
“第一次看到長蕩湖的網圍,我震驚了——密密麻麻的網箱像灰色的補丁,把湖面分割得支離破碎。”2017年,剛加入青年突擊隊的張響,面對的是近40年網圍養殖留下的“爛攤子”。彼時,養殖廢水直排湖中,盛夏時節湖水散發著刺鼻異味,清退網圍成了生態治理的第一道難關。
“我家三代靠養魚吃飯,拆了網圍,我一家人喝西北風去?”養殖戶老張的抵觸情緒,讓初次上門的青年突擊隊員吃了閉門羹。但他們沒有放棄,多次上門宣傳政策,主動幫著起網、喂食,一邊干活一邊算“長遠賬”:“張叔,您看這兩年是不是收購價一年比一年低?現在配合拆除,政府不僅給每畝網圍經濟補償,還能幫您轉做‘漁家樂’,游客多了,收入未必比現在少。”突擊隊員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每戶養殖戶的訴求與解決方案,字里行間都是青年突擊隊的韌勁。
青年突擊隊因湖施策,提出有效建議,確定了“三清一并”的治理策略,先后開展四輪網圍整治和退漁還湖工作,“清”網圍6.8萬畝、“清”廢船5611條,“清”淤泥34平方公里、“并”泊位54個,結束了湖內近40年的網圍養殖史。
控源截污——“四退一增”優格局
圍繞“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理念,“洮湖之子”青年突擊隊以“四退一增”為抓手,全力優化湖區發展格局,用青春擔當筑牢洮湖生態屏障。
在“退”的攻堅環節,突擊隊分領域組建專項行動小組。企業清退組突擊隊員化身政策講解員,耐心解讀關停補償、產業轉型等政策,協助企業制定搬遷方案,全程跟進設備拆除、場地清理,確保企業平穩退出。居民搬遷組針對3600余戶涉遷居民,開展“一對一”入戶摸排,建立需求臺賬,協調解決住房安置、子女入學等難題,用貼心服務贏得居民支持。圩養圩田退養組突擊隊員實地丈量圩養16平方公里、圩田13平方公里區域,向養殖戶宣傳生態保護意義,指導開展清塘退養、土地復綠工作,同步推進圩埂拆除、水系疏通。
在“增”的提質環節,青年突擊隊積極制定實施湖面擴容規劃,聯合水利、規劃等單位開展地形測繪、生態評估,全程參與退圩還湖工程監督,協助推進湖岸線整治、植被恢復,助力新增湖面10平方公里。此外,隊員們還組建了“生態宣講隊”,深入開展河湖環保宣傳,帶動更多群眾參與洮湖保護,讓長蕩湖的生態底色更鮮亮。
生態恢復——系統治理煥生機
水環境三分靠治,七分靠養。“洮湖之子”青年突擊隊以系統治理為抓手,深耕生態修復一線,推動長蕩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讓“一湖清水”重現生機。
統籌實施水動力優化、河口生態攔截等六大工程。通過建設12公里生態淺灘,布設生態浮島,種植82.78萬株挺水植物、1007萬株蘆葦及3.6萬畝水草,投放582噸螺螄、3300萬尾鰱鳙魚,構建起“水上—水中—水下”立體生態系統,顯著提升湖體自凈能力。
青年突擊隊員高勇牽頭負責3.44萬平方米生態浮島與3.6萬畝水草種植區的管護工作。2022年春季,高勇在日常監測中驚喜地發現了全球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的蹤跡——青頭潛鴨是一種對棲息地要求極高的鳥類,此前已多年未在長蕩湖出現。他興奮地拍下視頻,在突擊隊群里分享:“咱們的‘水下森林’成了鳥類樂園,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一任任青年突擊隊員的努力下,長蕩湖生物多樣性指數大幅提升,物種從440種增至806種,青頭潛鴨等極危鳥類重現湖區,涑瀆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優于Ⅲ類標準,創下近十年最好水平。飛舞的突擊隊旗幟下,一幅“湖清、岸綠、鳥棲、民樂”的生態新畫卷徐徐展開。
“洮湖之子”青年突擊隊只是常州青年以實際行動建設美麗中國的一個縮影。當前,團常州市委抓住植樹節、全國生態日、全國低碳日等節點,聯合相關部門開展“雙碳”宣傳、垃圾分類等活動140余場,推動生態文明宣講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圍繞長江大保護,竺山湖、滆湖、長蕩湖等重點湖泊生態修復組建7支青年突擊隊,動員35支“河小青”隊伍常態化開展水質監測、巡河護河、污染治理等生態文明實踐活動,持續深化“保護母親河行動”,為生態保護事業注入青春力量。
夕陽西下,長蕩湖的湖面被染成金色,“洮湖之子”青年突擊隊隊員們結束了一天的監測工作,乘船返回岸邊。船頭激起的浪花里,倒映著他們年輕的臉龐。這群“洮湖之子”,用青春的汗水守護著一湖碧水,在長蕩湖的生態畫卷上,繼續書寫著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承諾。
詳情請見:https://sharekcz.cztv.tv/article?id=347566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