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延伸“網格+服務”功能觸角 繪就基層治理“幸福圖景”
“小區新建成的電動車棚太實用了,停車、充電又方便又安全,這是真正為老百姓著想的便民好工程!”近日,家住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寶塔路街道林隱社區瑞香苑小區的居民張先生,一邊將電動車停進嶄新的停車棚里,一邊由衷地夸贊道。
在林隱社區,類似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為推動基層治理向精細化、高效化邁進,社區以網格為基本治理單元,將轄區科學劃分為6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通過創新推行“居民點單、網格接單、社區派單、群眾評單”的閉環服務模式,讓一個個“小網格”匯聚成傳遞溫情、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繪就基層治理的“幸福圖景”。

居民在社區助餐點就餐。(資料圖)
林隱社區通過聯動物業、轄區商戶、黨員和志愿者,積極組建“網格議事廳”團隊,以網格為紐帶,打破信息壁壘,通過共商共議,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基層治理效能得到全面提升。去年,社區針對轄區老年人群體“吃飯難”的問題,將破解這一民生痛點作為推動多元共治的重要突破口,成功將物業食堂升級改造為集“健康養生+私人定制”于一體的“和”悅餐廳助餐點。這碗熱騰騰的社區飯,正是“小網格”撬動資源、凝聚合力,構建起多元共治“大格局”的生動寫照,如今,該助餐點已成為聯結社區內外的共享型便民空間,真正讓不同年齡、職業的轄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實惠優質的餐飲。
細微之處見真章,民之關切即為施政所向。林隱社區始終將服務重心下沉至網格一線,通過網格員定期走訪、線上意見征集等方式,對收集到的需求進行匯總梳理,形成清晰的“工作清單”,再精準匹配社區共建單位的“資源清單”,不斷延伸“網格+服務”的功能觸角。
社區治理效能提升,關鍵在于激活黨建引領的“紅色引擎”。為推動物業服務深度融入網格化治理體系,林隱社區積極探索基層黨建與物業服務有機融合機制,創建以網格黨支部為核心構筑網格服務的“紅色隊伍”。在日常工作中,網格黨支部與物業密切配合,共同解決居民反映的問題。無論是小區環境衛生整治、設施設備維修,還是鄰里糾紛調解,都能看到“紅色隊伍”的身影,把群眾關注的關鍵小事做到家、辦到位、落到底。
社區雖小,卻是基層治理最前沿的微觀窗口。一家“助餐點”,打通了多元共治的重要切口;一座“小樁位”,體現了服務群眾訴求的精準直達;一個“紅色物業”,讓化解矛盾糾紛像“點單”一樣便捷……截至目前,林隱社區共開展多方聯席會議20余次,共解決各類民生事項30余件,網格員排查上報、消除各類隱患百余件,排查調處矛盾糾紛70余件。在林隱社區,網格員們用實際行動編織出一張服務轄區居民的“網”,通過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地,一聲聲充滿肯定的群眾“好評”,真正讓基層治理有溫度,群眾幸福有實感,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增添了生動注腳。(孫晨飛 姜璐璐 趙潔)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