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鎮江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上市路徑
資本市場再傳喜訊 創新力量持續彰顯
金山網訊 10月16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上市大廳鐘聲響起,長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能科)登陸北交所,成為鎮江市2025年第2家登陸北交所的企業。至此,資本市場“鎮江板塊”再添生力軍,總數達26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23家,總量位列江蘇省第6位。2025年以來,鎮江上市企業增量位列全省第四,北交所上市增量位列全省第一。

圖片來源揚中人才網
“從后備企業到成功上市,每一步都離不開政府和北交所的關心和支持。”長江能科董事長劉建春在上市儀式上表示。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長江能科深耕能源裝備領域20余年,其上市進程正是鎮江培育本土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縮影,也是北交所培育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典范。
深化戰略合作,構建資本服務新生態
2024年,市政府與北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從企業培育、融資支持、資源對接、風險防范四大維度,構建“政府+交易所+企業”三位一體的資本市場服務體系。2025年5月,天工股份成功登陸北交所,成為江蘇省年內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短短半年內我市兩家企業接連上市北交所,背后是鎮江與北交所的深度戰略協同。

2025年8月,長江能科推出1000標方_小時高性能堿性電解槽,實現節能高效千標方__級綠電制氫技術突破。圖為制氫在線測試平臺。 圖片來源長江能科微信公眾號
“天工股份能成為江蘇省2025年首家北交所上市企業,離不開北交所的提前介入指導。”天工股份董事長朱澤峰回憶,“在上市輔導階段,鎮江市政府辦多次邀請北交所專家團隊赴企業調研,針對成果認定、信息披露等問題提供專業建議,幫助企業高效完成申報材料準備,這讓我們更深刻感受到戰略合作帶來的‘紅利’”。
北交所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持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為鎮江優質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一直以來,我們與北交所保持全方位戰略合作關系,聯合舉辦專題培訓、上市沙龍、融資路演等活動,持續發揮科技創新和金融資本的協同效應。”正如鎮江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凱所說,近年來,圍繞企業上市全周期服務需求,鎮江聚焦北交所上市培育,持續落地一系列精準服務舉措:組織專精特新企業北交所上市專場培訓,深度拆解上市政策要點與規則流程,全方位提升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認知與對接能力;組建包含滬、深、北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專家咨詢委員會,把專業力量融入本地上市培育體系,建立常態化走訪服務機制,深入企業“問診把脈”,“一對一”破解上市堵點難點;主動搭建面對面交流對接平臺,組織優質后備企業走進北交所,打通企業與資本市場的“直達通道”。
北交所華東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鎮江的企業活力與產業基礎,為雙方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未來將持續聚焦‘四群八鏈’產業,助力更多優質企業通過資本力量實現跨越式發展。”
聚焦“專精特新”,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上市不是終點,而是技術升級的新起點。長江能科將以這次北交所上市為契機,將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年產1500噸重型特種材料設備及4500噸海陸油氣工程裝備項目,更好地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長江能科總經理劉家誠介紹。
在鎮江,像長江能科這樣憑借硬核技術“出圈”的企業不在少數,背后體現的是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強市戰略的縮影。近年來,鎮江市深入實施“876”創新引領工程,牢牢把握“四群八鏈”主攻方向,扎實開展“產業強鏈”行動。今年上半年,鎮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9%,“四群八鏈”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5.3%、8.1%,裝備制造業、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5%、14.3%,汽車制造業、船舶航空航天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均超17%,產業根基愈發強健。
一批北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尤為亮眼。作為鈦及鈦合金新材料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天工股份創新研發的“短流程制備低成本高性能鈦合金材料”技術,實現了鈦合金材料高強高韌高耐蝕關鍵特性首創,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市值達到了125億元,位居北交所第五。三維裝備作為國內糧機輸送裝備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研究領域覆蓋高分子材料、超高分子材料、橡膠、金屬制品,實現了從碼頭裝卸運輸、糧食加工到畜牧養殖和食品加工等產業鏈覆蓋,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一直穩居第一。
這些專精特新企業的成長壯大,并非偶然的“單點突破”,而是鎮江精準錨定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定位、深耕“專精特新”培育的必然結果。通過政策引導、資源傾斜與體系化培育,建立“小巨人”企業、“小進規”潛力企業、專精特新優質企業擬上市“三企”培育庫,實現分層培育、能級躍升。隨著眾多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加速集聚,鎮江制造業得以構筑起專精特新的產業集群,為“產業強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強化金融賦能,筑牢上市后備新支撐
除一批已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的上市公司外,鎮江還有超750家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掛牌企業和100家上市后備企業蓄勢待發。上市后備企業中,有接近一半的企業擬進軍北交所、超過六成的企業為“專精特新”。從行業分布看,多數聚集于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既鮮明彰顯新質生產力特征,又與北交所的景氣賽道高度契合。
為加快資本賦能上市后備企業,鎮江依托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推進設立市級高端智能制造產業專項母基金,重點投向新能源、低空經濟和空天產業、海工裝備與高技術船舶、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優質后備企業,覆蓋Pre-IPO(預上市)等關鍵階段,充分發揮長期資本、耐心資本的作用,解決企業上市前的資金需求,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對接資本市場。
從“半年兩企”登陸北交所的突破,到100家后備企業的蓄勢待發;從“三位一體”資本服務體系的構建,到“專精特新”的持續培育,資本市場“鎮江板塊”正以擴容提質的良好態勢,成為實現產業強市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面向未來,隨著與北交所合作的持續深化、金融賦能力度的不斷加大,將有更多鎮江專精特新企業走向資本市場,為鎮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通訊員 鄭菡 秦漢成 記者 俞佳融)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