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模式推進基層群眾自治
匯聚各方力量建設更美好社區
金山網訊 今年以來,京口區象山街道人大工委積極鞏固現有“人大代表+基層群眾自治”成果,在已經建成的項目基礎上,探索以“小切口”方式,推進基層群眾自治項目建設,創新“人大代表+星心同行”和“人大代表+‘兩新’服務”,用心書寫新時代基層治理嶄新篇章。
近日,象山街道殘疾人之家組織了一場蔬菜種植職業技能培訓活動,在場的殘疾人朋友們聆聽來自南京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專家的線上講解,學習種植技術。他們感慨:“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種植技術,感覺對農療站的種植工作更有信心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在象山街道殘疾人之家,這樣關心關愛殘疾人群體的活動還有很多,這一切的成果離不開京口區人大代表們和街道、社區的共同努力。
江蘇省美麗工坊示范點象山街道殘疾人之家位于丹徒社區內。丹徒社區原為老集鎮,居住群體以老、弱、殘為主。社區常年關注特殊群體的需求,始終不斷努力帶動殘疾人自強不息,實現家門口就業。2025年,為響應國家大健康戰略,彰顯代表擔當作為,作為京口區人大代表的丹徒社區黨委書記王海建立了一支以殘疾人志愿者為主的“星心同行”志愿者隊伍,同時,創建“星心同行·農療助殘”項目,以“農療站”為依托,讓殘疾人在農業勞作中親近自然、收獲成就感,探索可持續的“造血式”幫扶路徑,助力殘疾人提升生活技能、增加收入,重塑社會價值。
“星心同行·農療助殘”項目還不止于此,今年以來,“人大代表+星心同行”志愿團隊充分激活社區資源網絡,通過鏈接種子站、聘請農業專家,聯動周邊學校、醫院等單位,開展了一系列諸如“共做一桌菜”、剝蠶豆比賽、“初心菜園”等志愿服務、科普教育活動,幫助殘疾人群體更好地融入社會。
象山街道人大工委還將暖心幫扶聚焦于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今年以來,象山街道人大工委在東城社區創新打造“人大代表+‘兩新’服務”項目。自2022年起,社區便積極發揮騎手優勢,創新開展“隨手拍”活動,建立“馬上辦”“及時獎”等保障機制,引導騎手聚焦環境衛生、車輛停放、設施損壞、占道經營、“飛線”充電等城市問題,邊跑單邊“找茬”,化身治理“探頭”,為社區添上了“千里眼”“順風耳”,治理末梢更加“耳聰目明”。
京口區人大代表、象山街道東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倪琦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拓寬“人大代表+‘兩新’服務”領域,進一步加強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保障工作,促進新就業群體與社區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實現雙向奔赴。炎炎夏日,社區發起“夏日送清涼”特別行動,向辛勤奔波的快遞小哥詮釋“城”意滿滿的服務理念。
“人大代表不僅僅是一個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倪琦說,自己的工作就是在社區黨總支的領導下,當好上下溝通的橋梁,激發騎手小哥、居民等主體參與自治的熱情,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把社區建設得更美好、更宜居、更幸福。未來,將不斷推動“人大代表+‘兩新’服務”落實落細,全力以赴答好基層自治的新考卷,讓居民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與溫暖。(張世鈺 記者 林蘭)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