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高新區高效推進市委巡察組移交消防問題整改
立行立改,“隱患清單”變成“安心答卷”
金山網訊 “以前總擔心高層著火沒水救,現在看到工人師傅們拉來新水管,心里這塊石頭總算落地了!”近日,南徐山莊小區居民王阿姨站在施工圍擋外,看著陸續進場的消防管道材料,臉上露出了踏實的笑容。這一幕,正是鎮江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針對市委第四巡察組移交問題,全速推進消防安全立行立改的生動縮影。
接到市委第四巡察組移交的巡察期間立行立改問題后,鎮江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迅速響應,將問題整改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以“高度重視、高效推進、務求實效”為原則,組建由主要領導牽頭的專項整改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制定翔實方案,以堅決的態度、有力的舉措、迅速的行動,扎實推進問題整改,確保各項整改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破難題:老小區的“消防水管重生記”
南徐山莊這個2007年建成的小區,3幢11層小高層的消防管道曾是居民的“心頭患”。因地面沉降,地下管線多處滲漏,物業為省水竟擅自關掉高層消防供水——這一隱患在巡察中被揪出時,不少居民倒吸一口涼氣。
“漏點藏在地下,維保單位查了半天只標出6個疑似點,誰敢保證修完就不漏?”蔣喬街道綜應辦工作人員在勘察后,意識到消防供水管路屬于地下工程,漏點多,滲漏位置難以確定,且不確定是否勘察完全,也不確定老管線腐蝕情況,若按老辦法修,可能花了錢還留隱患。最終,街道、物業和居民達成共識:不做“補丁修復”,直接鋪一條新的地下消防管專供高層!
方案敲定后,蔣喬街道專人蹲點配合勘察,鎮江高新區建設和交通局火速對接市物管中心申請資金,短短一個月,施工材料就運進了小區。“預計11月25日完工,以后高層消防栓再也不會‘口渴’了!”現場施工負責人的話,讓居民們吃下了定心丸。
疏堵結合:破解電動車“充電兩難”
“樓上拉線充電太危險,但樓下沒地方充,總不能拿著電瓶爬樓吧?”此前,鎮江高新區小區居民常為電動車充電犯愁。8月20日起,潤州消防救援大隊聯合蔣喬街道、物業開展“地毯式”檢查, 24處樓道亂停車、“飛線”充電問題當場整改,但居民的“充電難”訴求也擺上了臺面。
“不能只堵不疏!”鎮江高新區迅速調整策略:全區32個小區先后開工,新增充電樁4000余個,新建停車棚100余個。在御橋嘉園小區,剛建成的停車棚里,10輛電動車正有序充電,居民李師傅笑著說:“現在下樓就能充電,既安全又方便,再也不用偷偷拉線了!”
全鏈條發力:隱患整改不留“死角”
除了小區里的“小事”,鎮江高新區還把整改延伸到重點場所。
在“三合一”場所“回頭看”中,135家商戶查出的22條隱患全部清零。43家“廠中廠”及137家入駐企業的147條問題,已有87條整改到位,剩余的也定下了10月20日的“清零期限”。而針對12個小區消控室值班不規范的問題,消防部門不僅下達整改文書,還聯系培訓機構定制課程,確保半年內讓值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
“消防整改不是一陣風,得讓安全成為習慣。”鎮江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跟蹤整改進度,建立長效治理機制:一是緊盯南徐山莊施工進度和消控室人員培訓取證,確保整改落地;二是將電動車管理、“三合一”場所及“廠中廠”消防安全納入長期治理,鞏固集中整治成果;三是壓實物業、屬地及監管部門責任,加強宣傳教育,逐步提升轄區消防安全整體水平,用扎實的整改成效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從巡察發現問題到逐項破解,鎮江高新區用“馬上就辦”的速度和“辦就辦好”的力度,正在為居民們書寫一份沉甸甸的“安心答卷”。(記者 姜萍 通訊員 張兆月 吳秀娟)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