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中:江蘇盤活閑置資源打造消費“新支點” “花海經濟”助力“網紅”變“長紅”
“以前那片地荒了好幾年,現在種上花、修了步道,走進去心里都亮堂!”近日,看著眼前的花海,江蘇揚中高新區(三茅街道)指南村村民吳躍祥的語氣里滿是自豪。他說,環境變好后,不僅自己住著舒服,在蘇州的孫子還特意趁著國慶假期來村里打卡,“孫子拿著手機拍個不停,說在村里轉悠太舒服了,空氣又好,聽得我腰桿都挺直了!”

花海吸引眾多游客打卡。 唐倩 攝
清除雜草亂石、平整地塊、鋪設簡易步道、搭配綠植花卉……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培育特色業態,指南村昔日的“邊角料”地塊,竟在今年國慶成了“網紅打卡點”,成功接住一波旅游熱潮——假期總客流量突破1.5萬人次,直接帶動村級增收約3萬元。
“不能讓熱度只停在節假日!”指南村黨委書記田青心里早有盤算。為破解花海咖啡店非節假日客流不足的難題,村里計劃引進專業人士負責咖啡店運營,準備采用“周末開放”模式,每周五晚上至周日對外開放,既契合市民周末休閑的時間需求,也降低非客流高峰時段的運營成本。除了咖啡、茶飲,店內還將提供簡餐服務。“以后周末不用跑遠,就能在村里喝到好咖啡,上班族周五晚上也能來放松,避開市區喧囂。”田青希望,通過錯峰開放、場景營造,讓咖啡店在非節假日也能吸引穩定客流,成為鄉村消費的“新支點”。
在鄉村振興的布局中,指南村不局限于短期的旅游熱度,更著眼于“花海經濟”的長效打造。近期,村里從外地引進優質金針花種苗,計劃沿河道及村內空閑地種植近40畝,既扮靚鄉村,又為村民開辟增收新路徑。
“這些金針花不僅是‘景觀花’,還是‘致富花’。”田青介紹,春季金針花盛開時,40畝花海將成為鄉村旅游的核心吸引點,與咖啡店形成聯動;秋季收獲時,將組織村民統一采收,通過“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對接本地商場超市、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同時探索金針花干制、包裝等深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既能靠景觀吸引游客,又能靠產業增加收入,讓‘花海經濟’真正成為帶動村民長期增收的支柱。”
“越來越有‘網紅村’的樣子了,不僅村里集體增收,我們老百姓也能沾光。”村民蔡衛東湊過來說,他已經在村里報名,等金針花田種起來,就去幫忙。他身旁的其他村民也高興地說:“到時候采收能拿工錢,要是村里搞深加工,我還想學著包裝呢。就盼著來打卡的人越來越多,咱們村的日子能像這花海一樣,越來越紅火!”(唐倩 蔣麗)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