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6+1”來敲門 服務便民福盈門——“90后”社區書記的基層治理“賬本”
金山網訊 在京口區正東路街道京口路社區,提起“90后”社區黨委書記胡蕊,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個子小小的,服務杠杠的!”這位充滿朝氣、敢于擔當的年輕書記,將社區原黨委書記孟家園“做夢都想把社區建成美好家園”的初心薪火相傳,以“居民有需要,社區有服務”為行動信條,用青春汗水澆灌基層治理的沃土。
聚焦家門口事 貼心服務解民憂
胡蕊深知,社區工作的根基在為民辦實事。她將孟家園“3366”工作法的精髓融入治理實踐,腳步扎進樓棟、服務送到家中。面對高空拋物、環境困擾等難題,她雷厲風行,組建議事群、推選代表,凝聚共識,發動居民眾籌4000余元,協調解決安裝難題,讓專業攝像頭成功“上崗”,根治頑疾。
今年上半年,胡蕊帶領團隊化解鄰里矛盾16起,成功處置保溫層滑落、樹木隱患、窗臺飛邊等急難險事,居民的安全感、滿意度在她的“雷霆行動”與細致關懷中顯著提升。
聚力社區共建 資源聯動惠民生
胡蕊積極拓展社區治理“朋友圈”,2025年將結對共建單位拓展至13家,精心策劃主題活動、集中研學10余場,惠及居民200余人次。她敏銳對接轄區實體經營單位需求,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經濟“毛細血管”。無論是企業員工的入黨咨詢、企業的人才焦慮,還是業務拓寬需求,她都主動搭建平臺、對接資源。
更值得期待的是,胡蕊正推動建立“社區幸福基金”,旨在廣泛吸納共建單位、愛心企業及社會力量的支持,為社區“幸福銀行”提供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最后由社區進行兜底。端午粽香、父親節溫情、暑期歡笑聲,這些由社區、居民、企業共同編織的溫情紐帶,成為幸福基金匯聚愛心的生動體現。
傳承創新并舉 擘畫“幸福銀行”新圖景
作為孟家園“六大銀行”創新體系的接棒者,胡蕊在傳承中創新。在“銀行”理念撬動社區治理的基礎上,胡蕊帶領團隊,把解決“家門口一件事”的成功經驗系統化、機制化,正式納入社區服務體系升級版——“幸福銀行”計劃。這標志著京口路社區廣受好評的“六大銀行”家族,迎來了第七位關鍵成員,共同構成“幸福6+1”創新治理體系。
“幸福銀行”的核心理念鮮明而溫暖:社區每一項為民服務的投入(支出),其收獲的“利息”,是百姓臉上綻放的幸福笑容與生活品質的切實提升。它更強調服務的即時響應與幸福感的直觀獲得,讓居民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目前,已經有4家結對單位加入社區“幸福銀行”計劃。
與此同時,胡蕊正推進“幸福百分百”迷你庭院項目,這亦是“幸福銀行”理念的首個實體載體。該項目聯手京口區總工會、區委黨校、江蘇大學美術學院等多家單位,巧妙整合資源,在方寸之地融合休閑娛樂、文化宣傳與低碳生活。它與“社區達人”“多彩婦幼微家”等創新服務一同,讓社區活力在多元幸福供給中蓬勃煥發。
“我要當好服務員,做到事事有回應,與居民交朋友,畫出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大同心圓。”胡蕊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這位年輕的書記,以實干的擔當,在社區點滴創新中持續調亮和諧善治的底色,讓“美好家園”的幸福之光愈發璀璨恒久。(通訊員 陳道鳳 記者 林蘭)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