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定位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訪鎮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顧小俊
金山網訊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了‘十五五’發展藍圖,特別是全會突出了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擺在國家發展的關鍵位置,為鎮江高新區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高新區必須在這一過程中扛起科技創新的使命,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核心技術攻關、培育新質生產力上展現新擔當。”10月25日,鎮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顧小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十四五”以來,鎮江高新區堅持“優勢做優、特色做特”,深入實施創新引領產業強區戰略不動搖,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長足進步,地區生產總值年均保持7%增長,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產業能級持續提升。動力船舶創新型產業集群成功入選首批江蘇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名單,中船動力、哈電集團南方出??诨夭季旨铀傩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70%、72%。培育省潛在獨角獸企業3家、瞪羚企業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惠龍易通連續七年榮膺“中國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較2020年增長50%。新質生產力加速成長。創成全國首批國家級“雙創”特色載體,“雙高協同”納入江蘇省試點,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家、省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1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3.36%。省鎮江船廠自主研發制造全球首艘“電力+氫能源”混合動力全回轉拖輪,中船動力自主研發生產國內最大缸徑船用甲醇雙燃料中速機。改革動能不斷激發。營商環境持續優化,“136”工作法全省打響品牌,在全市率先設立“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全面落實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不斷刷新項目建設新速度。與丹徒區共建共享區合作正式落地。創成全國“數字智慧園區”,“智改數轉”賦能產業升級。發展底色更加彰顯。“‘城市綠肺’綠地系統及高質量污水處理”案例獲評全國民生示范工程,地表水優Ⅲ比例保持10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增長23%,“15分鐘醫保服務圈”與“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十五五”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鎮江高新區要更加突出發展速度和亮點特色,搶抓跨越發展關鍵期,提升產業能級、用好科創資源,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區、產教學研融合示范區、未來產業培育區,加快建設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高地。
做強主導產業,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錨定“船舶動力+重型裝備”發展方向,狠抓強鏈補鏈延鏈,做大做強中船動力、哈電集團南方出??诨夭季?,全力打造船舶動力產業鏈集群,加快建設重型裝備產業基地。瞄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提檔升級,推動產業體系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突出“雙高協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與高校院所深化合作,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優化提升、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推動船舶海工等優勢產業全鏈條煥新升級,積極布局“綠色海洋裝備”“未來能源”等新賽道,爭創船舶動力全國重點實驗室。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G312產業創新走廊等戰略,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實施科技型企業梯隊培育,圍繞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打造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新增長點。
構筑開放樞紐,提升區域戰略鏈接功能。搶占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先機,培育網絡貨運等平臺經濟,匯聚更多人流、物流、數據流。發揮“碼頭+腹地”優勢,優化港口功能與腹地產業布局,打造重型裝備出??诨?,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緊扣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深挖蔣喬文化底蘊,推動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交融,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
推動城鄉融合,打造城市向西發展新空間。統籌推進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推進喬家門片區騰籠換鳳、金牛山片區能級提升、高新智谷創新綜合體建設,促進區域功能品質與城市功能整體提升。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增強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打造“一老一小”友好環境,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產城融合活力新空間。(記者 姜萍 通訊員 龔國輝)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