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后蘇超”時代值得期待
火熱了一個夏天的“蘇超”終于落下帷幕。如今,流量褪去,熱度冷卻,城市如何避免“一夜狂歡,過后蕭索”的尷尬?“后蘇超”時代,如何將短暫的流量高峰,轉化為可持續的文旅發展動力?可以說,鎮江大有可為。
讓消費共振不斷持續。群眾體育熱情與城市經濟活力始終交織匯聚,形成“消費共振”。句容后白鎮培育的“容草”品牌草坪通過“蘇超”走得更遠;東哈·東北街邊燒烤在鎮江開設的分店一位難求;寫滿“蘇超”元素的掛件、毛絨玩具、冰箱貼等商品琳瑯滿目,充斥著鎮江大街小巷的店鋪……將足球熱情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行動,讓“1元門票”成為撬動群眾消費的杠桿,在鎮江已經成為現實。
讓本土資源更加閃亮。我們可以繼續挖掘鎮江的詩詞文化、歷史名人等特色文化資源,將其與文旅體育項目深度融合。如開發多主題的“觀蘇超聯賽·品詩意鎮江”研學線路,讓游客在游覽中感受詩詞魅力和歷史文化底蘊;在景區推出更多的類似“蘇東坡遇上白娘子”演繹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還可以收集、傳播賽事期間的感人故事、志愿者風采、城市為此付出的努力,將其融入城市敘事。
讓鏈式經濟釋放活力。在“蘇超”的巨大影響下,潤州的“社超”也激情燃燒,583名業余足球愛好者參與其中;2025年鎮江市足球聯賽于10月25日打響,8個板塊的參賽球隊展開角逐;鎮江的體育培訓市場、場館消費持續升溫……賽事的舉辦和延續,將進一步提升鎮江的影響力,提振群眾對體育的熱愛,放大足球賽事帶動旅游、餐飲、商業等多業態協同增長的鏈式效應。
把賽事流量沉淀為消費增量,讓體育IP的生命力不斷延續,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鎮江“后蘇超”時代值得期待。(畢道玉)
(作者系鎮江日報特約評論員)
責任編輯:龔逍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