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喬街道七里社區重陽節:跨代共話“18歲”,讓敬老成為雙向的溫暖

金山網訊 10月27日上午,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蔣喬街道七里社區攜手青藍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本次活動以“我的18歲和你的18歲——致敬歲月,共話芳華”為主題,打破傳統敬老單向“慰問”模式,以“共情”“互動”為核心,讓長者與青年在青春記憶的碰撞中拉近代際距離。

活動從“時光簽到墻”開啟,來自七里社區的長者們用便簽貼上“上山下鄉”“鄧麗君”等18歲關鍵詞,來自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的大學生青年們則寫下“考研上岸”“環球旅行”的青春憧憬;老式磚墻、二八大自行車組成的懷舊打卡區前,跨代合影定格別樣芳華,經典老歌與流行曲交織的旋律更添氛圍。


時光體驗館環節里,代際互動愈發熱烈,長者志愿者手把手教青年滾鐵環、翻花繩,重拾往昔童趣;大學生青年們則耐心指導長輩用手機拍表情包、安全刷短視頻,幫長者觸摸潮流。故事茶話會上,混編分組的長者與青年圍著“對話卡片”暢聊,如“您18歲讀的第一本課外書是什么?”“書中的未來生活和現在一樣嗎?”等進行破冰交流。兩位大學生代表還上臺分享書籍背后的青春故事,引發全場共鳴,隨后的圖書捐贈更讓知識成為代際紐帶。


“過去的田野、現在的高樓、未來的養老食堂,咱們一起畫!”5米長卷前,長者勾勒記憶里的工廠農田,大學生青年描繪當下的城市網絡,共同落筆勾勒未來社區;旁側的重陽糕手作區,揉面團、定模具的協作中,傳統民俗的樂趣在指尖傳遞。


活動尾聲,全場合唱《明天會更好》,香甜的重陽糕分至每個人手中,最后一張“時光簽到墻”前的集體合影,為這場充滿溫度的活動畫上句號。“不只是送關懷,更要懂長輩的青春。”參與活動的大學生董浩偉說。此次活動讓“敬老”升華為“識老、懂老、愛老”,也為七里社區留下了一段跨代共憶的溫暖記憶。(通訊員 陸文慧 記者 邱晨露)
責任編輯:邱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