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一粒大豆的科技奇幻之旅 從新質產品拓展到雙贏之路鋪就
從一顆金黃的大豆,到一勺營養的乳粉,每一天,如此炫目的科技奇幻之旅都在位于江蘇鎮江的江蘇智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園區里上演著。不再是傳統的豆漿或豆腐,而是化身為細膩的植物乳粉,智農食品用技術創新演繹著農產品的價值升華,也讓傳統谷物在現代消費生活中煥發新生。
從“土味”到“時尚風味”的轉身
走進智農食品研發中心,仿佛進入了一個充滿科技感的“食物實驗室”。一粒粒大豆在精準控制的發芽干預設備中悄然蘇醒,在胚芽萌動的干細胞期被巧妙喚醒——這正是營養活性達到峰值的“黃金時刻”。該公司副總經理、營銷總監范紅田形象地比喻,“我們就像給谷物辦了一所‘健身學校’,讓它們在生命最活躍的時刻鎖定營養。”這項創新技術不僅改變了谷物粉類產品的營養價值,更在口感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面對當下年輕消費群體對豆制品的口感挑剔,智農食品開啟別開生面的“口味革命”。傳統的豆腥味如何變得奶香濃郁?這背后是一場精密的食物“結構重組”。研發團隊借鑒哺乳動物母乳的膠體結構,對大豆進行巧妙的“拆解重組”,個中研發的難度不亞于給食物做“微創手術”。通過水磨工藝和組分重組技術,技術人員最終研發出的植物乳粉不僅成功去除了豆腥味,還顯著降低了嘌呤含量,讓傳統豆制品實現了從“土味”到“時尚風味”的華麗轉身。
從產線“交響曲”到創新之翼伸展
漫步在占地1.2萬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里,智能化生產線正演奏著現代制造的“交響樂”。從大豆浸泡、乳化、均質到包裝,全部實現在線控制。年產6000噸植物乳粉的生產線猶如精密的儀器,時間、溫度、壓力等參數實時在線調控,最大限度消除了人為誤差,實現全過程的質量控制。智能化的生產模式不僅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性,也讓傳統農產品加工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在鎮江市工信等部門支持下,智農食品積極與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江蘇科技大學糧食學院、南糧集團等高校、企業積極開展合作。近年來,企業建成“南農-智農全谷物研發中心”。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為企業插上了起飛的翅膀。截至目前,智農食品與南農已聯合申報15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實驗室里的創新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線上的實際產品。
于食品企業而言,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智農食品筑起了三道堅固的防線,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對此,范紅田頗有心得,“第一道是嚴控源頭,讓風險‘進不來’;第二道是精益生產,讓風險‘不發生’;第三道是嚴把出口,讓風險‘出不去’。”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管控體系,由此確保每一罐植物乳粉都經得起考驗,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從新質產品拓展到雙贏之路鋪就
技術創新加持下,企業總體產值預計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目前,新質產品——大豆植物乳粉已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引擎。這款創新產品不僅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使用,還可以作為奶茶、咖啡以及烘焙食品的原材料,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范紅田透露,企業已經預留了第二條生產線的位置,正在根據市場反饋穩步推進。眼下推出的胚芽米乳粉、萌芽黑豆粉等系列產品,只是企業植物基產品開發戰略的序幕。
放眼未來,智農食品的規劃藍圖中,科技賦能農業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公司業已建成的現代農業綜合項目,持續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贏目標。正如范紅田所言:“我們要用科技武裝農民、服務產業,讓農業更高效,讓食品更安全,讓生態更可持續。”(全媒體記者 陳志奎 通訊員 張兵)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