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中:“一站式”秋收助力水稻高效歸倉
當前,江蘇省揚中市7萬余畝水稻陸續開鐮收割。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得益于全程機械化作業,這個秋收,“一站式”秋收模式讓收割、烘干、收儲各環節銜接更絲滑,不僅讓農民干著更省時省力、“腰包”更鼓了,也讓秋收跑出“加速度”。

早上八點半,走進揚中市新壩鎮沿江地帶的一處農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忙碌又有序的豐收景象。放眼望去,五臺收割機正沿著田壟穿梭作業,伴隨著“嗡嗡”的機械聲,成片的稻稈被收割機整齊切斷,顆粒飽滿的稻谷被全數吞入收割機的儲糧倉中,無需人工彎腰撿拾;田埂邊,一輛輛卡車井然有序地收儲著收割機運來的稻谷。這一片稻田的“主人”周學久在一旁忙著指揮卡車進出,忙得腳不沾地。
“有了這些機械化的農用設備,不僅田種得輕松、種得好,收得也輕松安心。”談笑間,周學久告訴記者,今天收割的這塊田一共200余畝,水稻品種為“揚粳糯2號”,這些水稻收完就會被拉到不遠處的烘干中心進行烘干。

對于如今這樣的“一站式”秋收模式,老周連連點贊。周學久告訴記者,自己今年66歲,種田已經四十多年了。以前別說200畝,幾畝地到了收割的時候都忙不過來。“我們家三代都是干農業,這些年深切感受到了農業發展的變化,手里的活兒越干越輕、腰包也越來越鼓了。我只種田,我兒子會開各種機械化設備、開了一家農業公司,我孫子成立了一個農事綜合服務隊,現在我們三個人手里承包、托管的田塊共有五六千畝。”
老周孫子周子杰在現場告訴記者,跟著爺爺、爸爸干農業,知道現在大家最愁的是“秋收環節的斷檔”。“秋收最怕的就是要么收割機等不來,要么收了稻子沒地方曬,所以我們服務隊專門做‘銜接’,我們不僅賺到服務的錢,有需求的農戶也不用再操心糧食收割、曬糧等問題。”

離開收割現場后,記者跟著裝滿稻谷的卡車,來到了老周的兒子,樂豐農業負責人周克金的烘干中心——揚中市樂豐農業發展科技有限公司。走進這里的烘干中心,烘干設備正開足馬力運轉著。剛剛從田間轉運來的稻谷被陸續倒入卸糧坑,等待進入烘干環節。“我們目前烘干房的日烘干能力達300噸,機器24小時運轉。”周克金介紹,今年秋收以來,企業在稻谷收購、烘干到銷售方面,服務覆蓋面積比往年增加了3000畝。在幫助周邊農戶、托管服務對象解決“收割要等”“曬糧難”“賣糧愁”等問題的同時,企業的產值也越來越可觀了。
揚中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科負責人表示,全程機械化作業是推動揚中市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抓手,不僅破解了傳統秋收“靠天吃飯”的難題,更實現了種糧效率、農戶收益雙提升。眼下7萬余畝水稻高效歸倉的順暢場景,正是揚中市持續優化農業服務、夯實糧食生產根基的體現,也為后續農業高質量發展攢足了動力。(趙紫妍)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