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細理財政“責任田” 當好鄉村發展“助推器”
金山網訊 在服務鄉村發展的大局中,鄉鎮財政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國家惠農政策的“執行終端”,也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丹徒區上黨財政分局始終秉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精耕細作于財政這片“責任田”,在組織收入、優化支出、盤活資產、強化監管等方面精準發力,在生財、聚財、用財、管財的每一個環節精益求精,真正成為服務一方水土、助推一方發展的“助推器”。
筑牢“發展基石”,在組織收入上精準挖潛
上黨財政分局牢牢把握“組織收入”這一中心工作,咬定目標不動搖,主動作為,挖潛增效。
深化與稅務部門的協作,“摸清家底”、預測稅源,加強對北汽麥格納、麥格納衛藍、振光電力等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確保稅收“顆粒歸倉”。同時,眼光向外,積極與鎮招商辦聯動,培植新興財源;眼光向內,立足長遠,加強土地等資源整合儲備,為未來項目落地打下堅實基礎,為鄉村發展蓄積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撐。
把好“支出關口”,在優化結構上提質增效
財政資金是“救命錢”,也是“發展錢”。上黨財政分局嚴格執行《預算法》,將“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貫穿始終。
一方面,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對“三公”經費等實行嚴苛管理,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同時,將績效管理理念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敢于“動真格”,削減低效無效支出。另一方面,通過探索服務外包、實行定額上限管理等具體措施,不僅壓縮了支出,更顯著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每一分財政資金都花出實效,精準滴灌鄉村發展的關鍵領域。
激活“沉睡資產”,在國資管理上破局出新
盤活存量資產是激發內生動力的重要途徑。上黨鎮生態汽車產業園里有部分閑置廠房,該鎮通過出租收取租金進行有效盤活,每年實現資產增值133萬元。
上黨財政分局不斷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意識,對閑置資產進行分類施策、精準“喚醒”。對于位置優越的房產,公開招租,實現保值增值;對于條件受限的資產,則加強保護,以待時機。目前,原上會鎮政府老辦公用房“變身”消防救援中心,安置小區門面房用于服務商戶,園區標準廠房將迎接新項目……這一系列舉措,讓“沉睡”的資產變成了服務民生、助推產業的“活水”,為鄉村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
筑牢“安全防線”,在資金監管上守正創新
“一折通”是用于發放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的專用存折或銀行卡,實行“一戶一折”或“一人一卡”管理,確保補貼資金安全直達。由于同名同姓或者其他原因,有的地方出現誤發誤領現象,該分局充分運用信息化平臺,對“一折通”補貼發放等關鍵環節實行全流程監控,對人員信息進行甄別核實,確保程序合規、公開透明。
作為財政資金的“守夜人”,安全是底線。該分局通過引入第三方審計、強化內部互審、嚴格票據管理等手段,構建起一道堅固的內部控制“防火墻”,有效規范了財政管理,確保了財政資金的安全、規范、高效運轉,為鄉村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財政環境。該分局連續多年榮獲“先進集體”稱號。(通訊員 殷文璐 記者 崔寧華)
責任編輯:辛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