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招商”,突破邊界的角色轉變
當全球目光聚焦于上海進博會的璀璨展臺,一支300余人組成的鎮江招商隊伍,作為城市產業的“星探”和項目落地的“推手”活躍其間。
在進博會、廣交會等國際展會平臺上,鎮江正以創新思維打破傳統參展邊界,將展會經濟的內涵與外延推向新高度,為產業強市發展戰略注入強勁動能。
突破邊界的角色轉變,是經濟思維的躍升。傳統模式下,在經貿活動、國內外展會中,地方政府多扮演“組織者”和“推銷員”的角色,側重于幫助企業對接訂單、拓展市場。而鎮江此次組建多層級招商隊伍,以廣交會、進博會等高規格平臺為媒介,主動拜會企業、對接商協會,展現出從“被動參展”到“主動招商”的轉變。
這背后,是對展會平臺資源集聚效應的深度把握。展會不僅是商品展示的窗口,更是信息、技術、資本與人才交匯的樞紐。尤其是如進博會這種全球客商云集的場合,除了促成交易,項目信息與合作機遇更是寶貴資源。我們將展會視為“移動招商平臺”,是打破時空限制、拓展開放前沿的有力實踐。
今年前三季度,鎮江外貿進出口總值創歷史同期新高。這份在復雜國際貿易形勢下取得的“成績單”,不僅彰顯了鎮江外貿的韌性與活力,更為利用經貿活動契機開展招商提供了底氣與支撐。當下,鎮江轉變思路,推動以外貿促招商、以招商帶外貿的良性循環,正是深耕展會經濟的智慧所在,其本質上是對產業強市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
探索招商新路徑,將展會的人流、信息流轉化為扎根本地的“留量”與“能量”,需一套更具創新性與系統性的打法。我們要將臨時性招商小分隊制度化、常態化,形成覆蓋展前、展中、展后的全流程工作體系,確保招商不斷線,進而提升招商成效。
同時,推動“數字展會”與線下招商融合。提前研判參展企業背景,精準匹配本市產業需求,變“廣撒網”為“精捕捉”。其間更為關鍵的是,需強化產業導向的靶向招商,圍繞我市的重點產業,針對性地對接上下游企業,補鏈強鏈,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在善于借勢、勇于創新的思維引領下,鎮江招商工作打破傳統經貿活動的邊界,將每一次展會接觸視為一次長期合作的起點,嘗試在更廣闊的空間里配置資源,或許可為這座城市的開放發展打開新局,產業強市戰略也將獲得更強勁、更可持續的動能支撐。(朱婕)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