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09.73萬畝水稻已完成收割72.75萬畝
六成水稻歸倉,秋播有序推進
金山網訊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我市“三秋”大忙已全面鋪開。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11月6日,全市109.73萬畝水稻已完成收割72.75萬畝,收割進度超六成;小麥預計種植80.04萬畝,播種進度也已邁過兩成門檻。
在句容市郭莊鎮,種糧大戶謝紀兵的合作社里一片繁忙景象。他的合作社種植面積近萬畝。“目前,合作社9000多畝水稻的收割工作已完成80%以上,雜交稻收割已接近尾聲。收割后的水稻烘干后主要用于售賣。”謝紀兵向記者介紹。
在距離郭莊鎮40多公里的丹徒區榮炳鹽資源區,種糧大戶凌鴻同樣忙得不可開交。田間還剩200多畝優質品種“南粳46”等待收割,已經收割的早熟品種每天都有銷售訂單,大米加工同步開展。“今年的新米銷售開始得很早,價格按照品種和包裝的差異,為4元/公斤-20元/公斤不等,銷售形勢還行。”凌鴻說,“這兩天只要天氣合適,我就準備把剩下的‘南粳46’全部收割完,早點烘干歸倉,這樣心里才踏實。”
“還有20畝地,今年的560畝小麥種植任務就全部結束了。”11月5日下午3時,丹陽市陵口鎮青禾家庭農場的負責人湯磊正駕駛著小麥精量播種機,在田間照著預設道路作業。麥種隨著機器精準下田,隨即被覆土遮蓋,等待發芽。“今年我10月25日就開鐮了,收割完的田塊隨即開展犁根深翻,跟著就進行小麥種植,一點不耽誤。”
青禾家庭農場560畝的秋收秋種工作累計用時12天,這在湯磊看來是歷年來的最佳速度。“小麥約早播種,對來年夏收的產量提升效果越顯著。去年我11月13日才開始種小麥,比今年晚了半個月。從直觀數據看,去年畝均麥種用量為11.5公斤,今年僅需9公斤,光用種成本就能省下不少。”湯磊笑著說。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大農戶要搶抓當前有利天氣,組織抓緊搶收、搶烘,確保11月15日前完成收割任務,實現顆粒歸倉,讓豐產變豐收。各地要抓緊組織小麥的搶種工作,堅持適墑、適期、適種、適深的原則,堅持精量勻播,為小麥一播全苗奠定基礎。(倪丹青 記者 周迎)
責任編輯:董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