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秋收戰鼓擂”,繪就豐收新畫卷
當前,全省進入秋糧收獲的收尾期、收購的關鍵期,農民一年的收益關鍵在此。

訂單在手,價格保障穩住糧農收益。糧價波動是農戶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市場供強需弱、價格弱勢運行的大環境下,訂單農業成為江蘇糧農收益的“壓艙石”。淳南農業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南粳46,雖受天氣影響出米率和產量略有波動,但通過與才林高科、晶健米業簽訂1萬多畝訂單農業協議,約定收購價2.45元/斤,與去年基本持平。“金陵味稻”等收購主體采用訂單模式收購時,價格比一般市場收購價高出1毛錢左右,為農戶提供了穩定的價格保障,也讓農戶切實感受到惠農政策的紅利。訂單農業是實實在在的惠農支持,讓糧農在市場波動中有了“定心丸”。
全鏈發力,政策扶持激活秋收活力。江蘇在秋糧收購關鍵階段,全鏈條發力保障農民種糧收益。譬如,張家港市嚴格執行“優糧優價”收購政策,對優質一等糧在常規收購價基礎上每斤加價7分錢,還為糧農提供每斤1角錢的專項補貼,雙重利好疊加使糧農收益提升;面對陰雨天導致秋糧含水率偏高的問題,張家港完備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發揮作用,全社會糧食烘干能力達5800噸批次,快速解決糧食烘干難題;中儲糧集團江蘇分公司也做好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準備,準備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收儲倉容,配齊專業人員,統籌資金保障……全鏈條保障措施,從生產到收購再到產后服務,全方位激活了江蘇秋收活力。
看天搶收,指揮有力筑牢豐收根基。今年江蘇秋收面臨諸多挑戰,9月至10月持續陰雨及臺風天氣,給秋糧生長和收割帶來不利影響。江蘇各地積極應對,展現出強大的組織能力和應對智慧。比如,江蘇省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新曹農場分公司,面對夏季高溫、秋季陰雨等復雜天氣,提前成立“三秋”指揮部,形成高效工作專班,每日匯總數據、調度農機力量。1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立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及時關注天氣,2600余畝水稻至10月下旬全部收割完畢,自有烘干機24小時運轉,保障了濕谷及時烘干……面對不利天氣,江蘇各地提前謀劃、精準指揮,為秋糧豐收筑牢了堅實根基。
豐收畫卷,彰顯江蘇農業擔當與希望。江蘇秋收在面對不利天氣和市場波動的雙重挑戰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從各地提前謀劃、精準指揮的搶收行動,到訂單農業為糧農提供的價格保障,再到全鏈條政策扶持激活的秋收活力,每一個環節都彰顯著江蘇對農業的重視和對糧農的關懷,不僅保障了國家的糧食安全,也體現了江蘇作為農業大省的責任與擔當。繼續發揮優勢,不斷創新和完善保障機制,讓豐收的畫卷在江蘇大地持續繪就,為全國農業發展貢獻更多江蘇智慧和江蘇力量。(朱曉彥)
責任編輯:鄧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