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句容:超八成財力傾注民生 繪就“十四五”暖心答卷
“每一步都有人引導,電子屏掛號方便又清晰!”在剛剛完成整體搬遷的江蘇省句容市中醫院新院區,前來就診的李先生對嶄新的診療環境贊不絕口。這座總建筑面積達5.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醫療中心,正是句容市“十四五”期間持續改善民生的生動縮影。

五年來,面對財政“緊平衡”壓力,句容市財政局始終錨定民生優先戰略,通過“向上爭取強支撐、向內挖潛提效能”雙向發力,將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超80%持續投向民生領域,以真金白銀筑牢民生保障根基,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
就醫就學提質增效,民生基礎持續夯實
在醫療衛生領域,財政投入力度空前。“十四五”以來,句容市累計安排資金超3億元支持衛健事業發展,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從88元提高至108元。其中,累計投入1.71億元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標準,保障公立與基層醫療機構運轉。
隨著句容市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三級醫院,句容市中醫院完成整體搬遷,句容市婦幼保健院發熱門診、句容市急救站救護車洗消中心相繼投用,句容全市醫療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15分鐘醫保服務圈”實現全域覆蓋。
值得關注的是,句容市不斷深化與省人民醫院的“院府合作”,積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被列入全省首批13家實施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縣(市、區)之一。2024年11月,句容市人民醫院正式成為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臨床醫學院,校院合作為醫療人才“本土化”培養注入新動力。
教育領域同樣交出亮眼成績單。句容市嚴格落實教育投入“兩個只增不減”要求,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句容全市通過江蘇省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評估,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屬性進一步凸顯;同時支持做好“雙減”和規范義務教育經費管理,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與家庭經濟負擔。
省句中異地新建工程、福地路幼兒園項目、校園智慧安防提升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推進,辦學條件持續改善。此外,句容市積極支持建設省內一流的中等職業學校,為區域產業發展輸送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基礎教育從“有學上”向“上好學”邁進。
就業創業雙向發力,富民增收路徑更寬
在今年“春風行動”招聘會上,不少返鄉青年與本地企業順利簽約,實現“家門口”就業。“月薪不比一二線城市的低,還能照顧家人,非常好!”一位應聘成功的求職者欣喜地表示。這場連續舉辦11年的就業服務品牌,已成為句容穩定就業的重要平臺。
五年來,句容市財政局撥付就業補助、職業技能提升、援企穩崗等資金超4億元,全面保障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落地生根。其中,富民創業貸工作成效顯著,累計發放貸款超7億元,有效緩解創業者融資難題,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為句容全市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民生活力。
就業服務在今年持續加力。句容全市計劃開展招聘活動50余場,開發見習崗位1000個,扶持800人創業。針對高校畢業生,句容推出“1131”實名制服務,即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和1次技能培訓。截至8月,已完成1200余名未就業畢業生摸底,力爭年末幫扶就業率超95%。
政策紅利同步釋放。10月初,句容市啟動首批重點群體社保補貼申報,制造業、生活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為新招用的高校畢業生、長期失業人員,可申納社保費用25%的補貼,有效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鄉村振興繪新圖景,民生底線牢牢兜住
行駛在243省道上,16座即將完工的護欄出新橋梁將以更安全的姿態服務百姓出行。這背后是財政支持完成的191座隱患橋梁改造工程的成果展現。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句容市財政局統籌扶貧資金強化脫貧攻堅保障,綜合運用財政補貼、政銀合作等方式,支持農村農產品穩產保供各項優惠政策實施。五年來,統籌省級以上專項資金支持革命老區相對薄弱鄉鎮振興發展,完成10萬余畝高標準農田改造,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同時,句容市統籌資金做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通過省“一卡通”平臺發放各項惠民補貼,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特別令人動容的是,近日一位4歲失能兒童的母親專程致謝:“長護險這項政策大大減輕了我們的照護壓力和經濟負擔。”五年來,句容市財政累計撥付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等各類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超6.6億元。
此外,句容市支持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擴大居家養老上門服務覆蓋面,支持句容市級養老護理院和智慧養老中心、大救助服務中心建設,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二十一連增”,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記者 朱浩 滕慶海 通訊員 劉詩奇)
責任編輯:費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