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新聞 業務類專題 一人醫健康零距離 康復正能量

      遙跨兩地,成長十年,傳遞“天使之愛”

      2018-05-23 15:53

      十年前,在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來自都江堰市的中學生張楊腿部受傷,被轉送到鎮江接受治療。住院期間,感于鎮江一院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呵護,15歲的小張楊真情告白“長大后也當一名護士”,并最終報考衛校,踐行了自己的青春諾言!

      天使之夢:那年在鎮江許下的“青春諾言”

      2008年5月12日下午的“那個瞬間”,四川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初三女生張楊所在班級的60名學生,正在教室里安靜地上著政治課,突然,教學樓搖晃起來,“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大車子經過,因為學校外面的馬路上經常有大卡車經過。”接著樓越晃越兇,可怕的汶川大地震就這樣發生了……

      一切平息之后,災難無情奪走了這個班上多達一半同學的年輕生命!張楊成為劫后余生的幸運兒之一,但從廢墟中拔出來的右腿嚴重受傷,診斷為“腓神經損傷”。

      張楊先是在成都接受治療半個多月,后根據上級分流調度,腿上還打著石膏的她在媽媽陪同下,隨一批震災傷員被轉運來鎮江各大醫院繼續療傷,此后陸續又有傷員轉來鎮江,總數近百人。其中,張楊等40人被安排在鎮江一院,其余病人分別被安排到江大附院與第四人民醫院。

      640.webp (3)

      鎮江一院當晚立即對所有傷員進行會診并確定需連夜手術者的手術方案

                                    (右一為“院長叔叔”朱夫)

      現任鎮江一院護理部主任高燕,那年是鎮江市衛生部門派赴成都接病人的醫療隊成員之一。高燕回憶,雖然小小年紀就經歷了九死一生,但張楊是個“依然很陽光、很開朗的女孩”,她在治療期間的堅強和樂觀感染帶動了其他傷員。

      當時,鎮江一院挪出整整兩層樓,為災區傷員專門布置了掛滿千紙鶴的“愛心病區”,骨科護士吳菁被抽調至此,她負責的兩間病房里就包括張楊,兩人由此每天都有近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小張楊親昵地稱呼吳菁“菁姐”。而給“菁姐”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小張楊“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

      來自災區的所有傷員及其家屬,在鎮期間無論治病還是生活,均受到從市委市政府到各家醫療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莫大重視與關愛,張楊只是一個縮影。談起當年這件事,院長朱夫用“以全心全意、舉全院之力”十個字予以高度概括。

      640.webp (4)

            在鎮江,2008年5月29日,傷員們來到醫院是晚上,經過30多個小時的顛簸早已肌腸碌碌,醫院立即給他們送上了可口的飯菜,為了不使傷情延誤,醫生對病員傷情的了解與傷員們的晚餐同時進行

      朱夫介紹,他當時每天都會到“愛心病區”探望,小姑娘張楊的可愛同樣給他深刻印象。時隔十年,朱夫到現在都記得,“她應該是在3號床,位置就靠病房門口。”朱夫與小張楊之間有過不少交流,并送了一臺小收音機給她。張楊說,十年了。這臺收音機她依然仍珍藏在家里!一并珍藏的還有記錄她在鎮江期間美好記憶的許多照片與舊報紙。

      640.webp (5)

      院長叔叔病房看望小張楊

      住院期間,張楊偶然獲悉,地震中與她一樣死里逃生的同班同學王月姣也因傷轉來鎮江,正在第四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便萌生想見同學的念頭。經治療組同意,張楊與王月姣——兩個同呼吸、共命運的花季少女,死里逃生、別后重逢在離家鄉千里之外的鎮江醫院。

      640.webp (6)

      “太好了,我們都還活著!”

      情之所至,在與“白衣天使”阿姨、姐姐們的交心中,15歲的張楊不止一次透露了自己的一個人生愿望:將來長大后也當一名護士!她要以傳遞“天使之愛”的職業選擇來感恩與回報社會。

      當年的出院病案顯示:張楊自5月29日至7月5日,共住院37天。她帶著健健康康的身體和滿滿的愛,返回家鄉都江堰。

      兩地情牽: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回家后的前6年間,張楊與鎮江這邊的“院長叔叔”與“菁姐”間一直保持信息聯絡。就在張楊完成3年高中學業之后,一個消息傳來:高考填報志愿時,她選擇了就讀成都衛校三年制大專護理專業。也就是說,人生之路上,她開始踐行自己當年許下的青春諾言!

      張楊說:“院長叔叔一直關注關心我的生活和學習。”朱夫一次去成都出差,還抽空請當時正在衛校讀大二的張楊吃了一頓飯,并給她買了一套衣服。

      又過去近一年,這個時候的張楊已經在醫院當上實習護士,并臨近畢業,卻突然與鎮江方面斷了音訊,原因多重而巧合:那段時間,朱夫與吳菁相繼因故均換了手機,通訊錄中再也查不到張楊的電話,而唯一可以側面“救濟”的渠道——當時病案上登記張楊母親的手機號碼,也已成為空號!吳菁說,雖然這個電話打不通了,但她最初一段時間還是忍不住經常撥打,“我真的挺惦記這個小妹妹的。”

      始于十年前,“5·12”這一歷史符號就已被賦予雙重內涵。雖然失去聯系,但對鎮江一院的醫護人員而言,基本可以確定,不出意外的話,當年他們的小病號張楊,如今已經成長為與他們奮斗在同一戰線上的戰友了。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醫院更加決意一定要重新找到張楊,早在護士節前夕醫院已做了多方努力,包括動用某些系統平臺查詢,卻仍無果,便向媒體發出求助。在相關媒體的大力協助下終于在5月12日這個具有汶川紀念及國際護士節雙重意義的紀念日成功找到了張楊的電話。

      原來,張楊當年突然“失蹤”是因為她在一次與同學逛街時丟了手機,補卡后通訊錄中也失去了鎮江這邊的號碼,而正是這段時間里,張楊母親恰恰又新換了手機號!

      現在的張楊已經成為都江堰市一家衛生院的護士,去年4月結婚的她目前已是6個月身孕的準媽媽了。

      640.webp (7)

      踐行十年之諾,成為“白衣天使”的張楊(左一)

                                             (圖片張楊提供)

      深情講述:點點滴滴暖心故事

      時隔多年恢復聯系,張楊顯得十分驚喜,她說,她一直都沒有忘記過鎮江叔叔阿姨們對她的好,在自己最難過的日子里,是他們帶給她開心和快樂,“我會一直感恩過去給我幫助的人。”

      張楊講述,當年給她治療的醫生叔叔還教她學英語;朱院長送她收音機;那年端午節是在鎮江過的,醫院給災區傷員們辦聯歡會,她本人還寫了一首小詩,上臺朗誦;護士阿姨、姐姐們帶她去景區游玩……

      640.webp (8)

      志愿者姐姐悠揚的琴聲讓張楊想起了曾經美麗的校園快樂的同學們

      640.webp (9)

            “……今天我們看到的陽光,不再是廢墟里那么的一點點……”2008年端午節聯誼會上,都江堰市聚源中學張楊自創的詩歌《陽光》招來了不少傷員和家屬的眼淚

      肩負對病人心理輔導職能的吳菁,決定帶小張楊出去散散心,“姐姐明天帶你去吃頓比薩,怎么樣?”“真的嗎?”張楊當時那無比興奮的表情,吳菁到現在都記憶清晰,她記得推著輪椅帶張楊去吃比薩的那天中午,正下著濛濛細雨。對久已不出病房門的張楊而言,這場小雨其實更像是滋潤在心靈上。

      12日,吳菁重新獲得張楊聯系方式的時候,夜已經很深,但她還是迫不及待地連夜就給那邊打去了電話。 “一點陌生感也沒有,感覺菁姐就是我的親姐姐一樣!”時隔多年,這既是姐妹倆之間的一次敘舊,也是兩位“白衣天使”戰友之間的交流。(文/王景曙 唐悅之  攝影/唐悅之)

      責任編輯:殷蘭友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人妻|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